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梵语 mrga-ratha。系法华经卷二譬喻品所说三车之一。与羊车、牛车,合称三车。喻指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中之缘觉乘...(杂名)称属于同宗同派之僧侣。...又作裘袋、裘带、宫体。日本法衣之一种。多为素绢制成,于襟上有僧纲,裙有襞,以带系腰部,始于中古法皇诸门迹,为...(图像)一丈六尺之佛像,化身之形。观无量寿经曰:一丈六像在池水上。( 丈六 )下。...(譬喻)譬禅定能正人之邪曲也。智度论曰:是心从无始来常曲不正,得是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则...【拨无第八识及一切法不应道理】 p1344 成唯识论三卷十七页云:有执大乘遣相空理为究竟者。依似比量,拨无此识及一...(图像)修真言瑜伽经者观想之尊像也。瑜祇经曰:若作曼荼罗,及画瑜伽像。...谓对事物具有特殊之见识,或指具有特殊见识之人。又作具眼睛。禅林中,对能透见宇宙之原则,及一切现象之实相者,称...又作非梵行。即指淫事。行淫欲乃鄙陋之事,爱染污心,故称不净行。又与清净之梵行相背,故又称非梵行。[梵网经疏卷...八种恶觉之一。谓人甚富有而常忆不死之念。觉,新译寻思。以其觉违逆正理,故称恶觉。大乘义章卷五之末以八觉为修道...(1263~1323)元代临济宗僧。浙江钱塘人,俗姓孙。号中峰,又号幻住道人。其性睿敏,十五岁立志出家。于至元二十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一、药师法门以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念药师咒,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为根本,法门殊胜。 二、药师...
《地藏经》第五品经它揭示了地狱的各种相。下面我们来讲一下,为什么地藏菩萨要讲这些?也许你们有的人说,他就是用...张居士学历很高事业有成,信佛多年,在全国的佛教界很有名气。他常常在寺院给出家师、在家弟子讲经说法。 张居士不...
这个唯心净土,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首先在这里往往会有一个误区,就是容易把心的格局理解在一个自我的意识中,而没...人生在世,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欲望得到满足与失落的不断交错。人活在世界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欲望,于是人便不知不...
问: 今有一疑问,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经多年。因为信佛之人,为十方三世诸佛之所护念,天龙八部...
《广论》云:从损害它及其根本,令意厌舍,此能断心,即是尸罗。 这个持戒是怎么定义呢,从损害他,就是你要避免两...山东张公五世同居,百忍家道兴。据说他发愿,在他的一生中,要行一百件 大忍辱的事,忍过了九十九次之后,第一百次...
昙泓《净土往生传》
【历代名僧辞典】
释昙弘。黄龙人也。或云广陵高邮人。宋永初中。南游番禺。止于台寺。后适交址之仙山寺。香火之外。了无他事。诵无量寿及观经。不知其数。弘每念曰。一身万绪正念难守。可乘正念早见弥陀。由是于山崦间。积薪为[卄/积]。一日潜入其薪。口自陈曰。愿谢此报。速奉金颜。无于三界以堕诸有。因而纵火。弟子追及。舁之还寺。然其所焚半身已烂。未经月余烂且复焉。翌日乡闾严持大会。举寺皆赴。弘于是日复入岩谷。聚薪焚之。乡民奔救。弘已亡焉。于是益薪进火移日乃尽。弟子收其遗骨。得舍利数百。击之以石。光焰随发。竟亦无璺焉。次日有见。弘身作黄金色。乘一金鹿。西行甚急。或问之不答。再问之。惟举一手。指西而已。人有迫而追之。相去弥远。其终不及焉。
上篇:昙鉴(刘宋江陵)《净土往生传》 | 下篇:法盛(刘宋金陵)《净土往生传》 |
梵语 subanta。又作苏漫多、苏曼多。为“丁彦多”之对称。指梵语中名词、形容词等语尾变化之语。即依八转声法变化语...
鹿车
法类
裘代
一丈六像
纳蛇于筒
拨无第八识及一切法不应道理
瑜伽像
具眼
不净行
不死觉
明本
【大藏经】吉祥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药师法门为末法必修法门

用觉照力净化内心的地狱种子
众生肉、子女肉、父母肉,有何区别

「唯心净土」的正确含义
人生要八戒更要悟空

吃素念佛之人为什么也会遭受苦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