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称属于同宗同派之僧侣。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极七返】 p1197 显扬三卷十一页云:一、极七返。谓卽预流果、由善修圣道故;或于天上,或于人间,或天上人间,受...【具神通者】 p0825 瑜伽六十九卷十二页云:复次诸具神通修观行者,若遇其时;便能示现;或复安住;或行他利;...【究竟】 事理之至极也。三藏法数六曰:‘究竟犹至极之义。’...【证得世俗谛】 四种世俗谛之一,又名方便安立谛,这是以佛之方便,安立知、断、证。修的四谛法门,这是修行者的证...(名数)五种之过失有种种。...(918~978)宋代僧。韶州(广东)曲江人,俗姓梁。讳志靖。十二岁出家。二十岁从云门文偃受具足戒。南汉主刘晟敬仰...边邪所摄者之六十二见。 一、于五蕴各有常或边或如去四句成二十。 二、历三世成六十。 三、加根本断常...【八识三境】 八识缘境,对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三境中,前五识缘五尘境,第八识缘自变的实境,所以都是性境;第七...相,指特质。谓现象界一切万法皆为因缘假和合而生,实无固定不变之相。盖诸法既为假和,即无自性可言,亦即无有常住...【此实执取身系】 p0617 集异门论八卷七页云:云何此实执取身系?答:此实执取者:谓或有执我及世间常,此实、...更,历、经之意。一夜区分为五分,称为五更。又作五夜、五鼓。即:甲夜(初更,今午后八时)、乙夜(二更,午后十时...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大方广佛华严经...
问: 请法师开示,您提到我们净土行人总以为自己有净土,但有可能我们实际上没有。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呢?...
在佛门中有副著名的对联:杨歧灯盏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这副对联来源于佛门中两则典故:一是杨歧方会禅师节约常...
善导大师在给《观无量寿经》著疏的时候,对一个修净土的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心态,做了一个比喻,叫二河白道喻。 说有...
净土法门能不能成就,实际上就取决于至诚心。第十八愿十声都能往生,但是它的前提要有至诚心: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人保持健康,不仅要认识病从口入,而且不要忘了我们的老祖宗黄帝内经上开宗明义说的一句话「百病从心生」。你可以看...在佛陀时代,某日,舍卫国国王波斯匿王在睡眠中,听见自己的左右两位侍卫官争论不休。其中一位说:我是依靠国王才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来乘之以证觉道。故儒之...
死亡,对一般人来说,是一恐惧而痛苦的事情;而对净业行人来说,却是法身慧命诞生的辉煌时刻,庆快生平,何戚之有?...
法类
【佛学大辞典】
上篇:法藏碎金录 | 下篇:法镜 |
【佉勒迦】 此云着谷麦篅。...
极七返
具神通者
究竟
证得世俗谛
五过
达岸
六十二见 其三
八识三境
诸法无相
此实执取身系
五更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

宁可割肉补常住,不可私蓄肥自己

两土世尊一个遣一个接,为我们保驾护航

净土法门能不能成就取决于至诚心
百病从心生
如是因如是果

《佛教以孝为本论》白话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