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术语)律称淫盗杀妄四者为波罗夷罪,译为断头罪。比丘犯此罪者,绝比丘之资格,犹如断人之头首不可再生也。行事钞...【三种补特伽罗有三三摩地】 p0224 瑜伽六十二卷十三页云:复次诸苾刍有六顺出离界三摩地修习支者,谓诸苾刍,于闲...【观】 p1468 瑜伽十三卷二十页云:云何观?谓或三事观,或四行观,或六事差别所缘观。三事观者:一、有相观,二、...Jietuodaolun 小乘佛教论书。优波底沙著。成书于2世纪左右。作者被尊为阿罗汉(论师),生平不详。汉译本为南朝...(流派)佛教之一派。以普贤为初祖,主于念佛往生。晋慧远专倡净土法门,住庐山,结莲社,得一百二十三人。同愿往生...谓学五蕴。是名学界。...(经名)一卷,宋法天译。为目连问经之新译,问答犯戒之罪报者,犯戒罪轻重经之异译。然安乐集上,乐邦文类一,往生...(术语)Cittaekāgratā,译曰心一境性。定之异名。唯识了义灯五本曰:质多翳迦阿羯罗多,此云心一境性。质多云心...全一卷。明代传灯撰。又称观无量寿佛经附图颂。略称观经图颂。收于卍续藏第三十三册。全书分节列举观无量寿经之经文...【言谛实】 p0699 瑜伽十八卷二十页云:云何言谛实?谓发露诸恶,不藏诸恶。若有所犯;卽于智者同梵行边,如实...【爱是业因】 p1203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二页云:复言:世尊!如彼有因有缘有由法门经说:爱是业因。有何密意?世...优婆塞戒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问: 请教大安法师,如果没有解决好与冤亲债主的关系,那么在临命终时是不是就会受到冤亲债主的障碍而无法往生? 大...
我们今生好不容易得人身,好不容易闻佛法,好不容易闻净土法门,如果再不产生信愿来修行这个法门,此时再不修,那真...
河北省献县史某,为人虽不拘小节,但秉性豪爽正直,不是卑鄙龌龊的小人可比,因此,在社会上的人缘很好,颇受人们爱...
八苦:既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1、生苦: 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
这就不是世间人的经验常识了。比如跑步,不快跑就已经有速度了;还没有行走就已经到达了。一般世间常识告诉我们,只...问: 如果家庭里婆婆和丈夫都不信佛,吃肉,现在婆婆做饭,有时候杀生(如鱼虾)等以后末学做饭了,末学可以给他们...
原文: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不计他对我之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能于...佛陀在罗阅只耆阇崛山时,一日,城中有五十位长者子亲诣佛所,礼拜佛陀,并且请佛为众说法。佛陀慈悲应允,为大众开...
证得世俗谛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证得世俗谛】四种世俗谛之一,又名方便安立谛,这是以佛之方便,安立知、断、证。修的四谛法门,这是修行者的证悟之法,故曰证得;而因之相状分明可知,故曰世俗。参阅‘四种世俗谛’条。
上篇:证成道理 | 下篇:杂染 |
(杂名)Viśākhā,又作鼻奢佉。星名,当于二月。或言黑鹿。俱舍光记八曰:毗舍佉,是二月星名,此云长养,即功德...
断头罪
三种补特伽罗有三三摩地
观
解脱道论(Vimuttimagga)
净土宗
学界
目连所问经
质多翳迦阿羯罗多
观无量寿佛经图颂
言谛实
爱是业因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安法师:冤亲债主能否临终障碍往生

若还不修行净土法门,可痛惜哉

救人不淫免火灾

浅说佛教八苦

感应上了就很容易,感应不上就很难
可以给家人吃三净肉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