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术语)众生之机与佛之教也。二者必可相应者。文句一上曰:若应机设教,教有权实浅深不同。华严玄谈四曰:约佛虽则...(杂名)寺院之美称也。欲界色界之中间有大宝坊,佛于此说大集经。大集经一曰:尔时如来示现无量神通力,渐渐至彼七...亦名:圆教宗戒体善种子、善种子 子题:作熏、无作熏、种子十义、戒种、无漏种、圆实种、一体三佛之种、佛种从缘起...指讨论某一问题时,有通、别之区分。义相上之一般共通,称为通;各各别异,称为别。又作通局。局,局限于某一部分之...(名数)洞山良价禅师为广接上中下之三根而开五位。其法借易之卦爻而来。先以阴阳之爻如图相对。(-)正也,体也,...指虚空。又作空界。为五大之一,六大之一。五大包括地、水、火、风、空等(属色法),六大则系于五大之外再加“识”...(物名)执金刚神所持之金刚杵也。俱舍光记十一曰:手执金刚杖,名金刚手。...(一)位于江苏(南京)。梁武帝天监元年(502),一说天监三年,由武帝捐舍旧宅所建,时以观音之像放光七日,故称光...(植物)Paṇasa,又曰半橠娑,半娜娑。果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半橠娑,乃可切。旧言波那娑,果形如冬瓜,其味甚...【烦恼邪行】 p1191 杂集论七卷六页云:邪行者:谓贪瞋二烦恼、迷境界及见、起邪行。修道所断,见道所断,随其次第...(经名)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一卷,宋天息灾译。说般若菩萨之咒与观门者。...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和州的一个村庄,有一个居民养了一百只鹅。有一天,这群鹅把邻居家的稻禾吃了。这邻居一看:你这鹅怎么吃我稻禾啊?...
一、孝圆摄世出世间善法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一切诸善,无不弥纶。 《增广卷四循陔小筑发隐记》 孝之一字,局于事...一个真实修行的人,毕竟跟不修行的人有所不同,起码他应该如同儒家所讲,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由修行人而成为解脱者...
人们都称她是老菩萨 我第一次来东林寺时,在天王殿后面看到一位身材矮小、年逾花甲的老人,她左手拿着一把香,右手...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体会,在我们青少年的时候,追求事业、追求五欲六尘,我们是很少想到父母的。所以我们在这...
首先是校量闻经的功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二个觉悟是说痛苦生起的因缘。我们每一个人...
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在竺叉尸罗国的博罗吁罗村中,有一位名叫称伽拔吒的商人。他原本是一位家境富裕的长者子...
证成道理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证成道理】万事万物之存在或变化,皆有其所依的法则或道理,此可别为四种,即观待、作用、证成、法尔四种道理,其第三种的证成道理,又称成就道理。谓由现量、比量及圣教量而证明成立之道理。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参阅四种道理条。
上篇:证自证分 | 下篇:证得世俗谛 |
(界名)忉利天(译曰三十三天)帝释所住之城名。在须弥山之顶。智度论一百曰:七匝山顶有三十三天宫,其城七重,名...
机教
宝坊
戒体圆教宗善种子
通别
曹洞五位
空大
金刚杖
光宅寺
波那娑
烦恼邪行
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推荐】人在愤怒时要有忍劲

印光大师论孝道
解脱者的风骨

她曾四次见到虚云长老,晚年一心一意求生净土
大安法师: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念诵行持《普贤行愿品》的功德利益与殊胜果报

痛苦和外境没有关系,是自己内心生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