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论七卷六页云:邪行者:谓贪瞋二烦恼、迷境界及见、起邪行。修道所断,见道所断,随其次第。贪瞋二种、缘少净相及相违相为境界故;名迷境界。虽亦缘有情起于贪瞋;然依境界门起故,亦名迷境界。慢迷有情及见起邪行。以于下劣等,起计己胜等行;于有情门,邪解转故。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迷所执境起邪行。依增益损减门,如其所应。见取、戒禁取、迷诸见起邪行。由于诸见过失,取为第一及戒禁清净故。疑迷对治起邪行。于诸谛中,成二解故。无明迷一切起邪行。又十烦恼皆迷苦集起诸邪行。是彼因缘所依处故。所以者何?苦集二谛、皆是十种烦恼因缘;又为依处。是故一切迷此因缘依处、起诸邪行。又十烦恼、皆迷灭道起诸邪行。由此能生彼怖畏故。所以者何?由烦恼力,乐着生死;于清净法,起悬崖想,生大怖畏。又诸外道、于灭道谛,妄起种种颠倒分别。是故十惑、皆迷灭道、起诸邪行。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一、令观处明净。二、遍起观诸根。三、晓了于相。四、制令心调。五、折伏懈怠。六、心无味着。七、心欢喜。...(术语)禅定七名中之一。禅定者,离一切之妄想而现受法味之乐安住不动,故名。了义灯五本曰:定有七名。(中略)七...指梵钟最上端以供悬挂用之钩纽。又作龙首。又韩国钟之龙头旁侧,设有圆筒(旗插)通于内部。周礼、周礼疏称为钟县、...指金、银、琉璃三阶。又作三道宝梯。即佛陀从忉利天下降时所用之三道阶梯。相传佛陀曾上升忉利天为其母摩耶夫人说法...Qishazang 平江府碛砂延圣院大藏经。延圣院在今江苏吴县陈湖,后改名碛砂禅寺。约在南宋宝庆至绍定年间开雕;端...(人名)又作朴杨。是非未详。名知周,着唯识演秘,纪传未详。...诸尊,指密教诸佛、菩萨、明王、天等;金刚界、胎藏界两部曼陀罗之诸尊,悉面向大日如来而坐。如金刚界五解脱轮之圣...【心所离心有别自体】 p0356 成唯识论七卷五页云:如是六位诸心所法,为离心体有别自性?为卽是心分位差别?设尔;...(杂名)如来于十方三世,积集无量福德,一切事业不可破坏之无比力所生之真言句也。大日经二曰:如巧色摩尼,能满一...第一等的供养。大宝积经说:若以名花好香,幡盖璎珞,衣服妓乐,赞叹供养如来,如是不名第一供养;若人得闻经法,受...合者,为引所余此种类义,令就此法正说理趣,谓由三分成立如前所成义已,复为成立余此种类所成义故,遂引彼义令就此...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
问: 顶礼法师,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印祖在开示中反复强调发菩提心的重要性。可是又有人说:我们念佛就是发大菩提...昙翼法师是浙江余杭人,最初依庐山慧远出家,后往关中求学于鸠摩罗什。几年之后,他又东还会稽,入秦望山结庐而居,...问: 临终时,怨家债主为什么不会化作阿弥陀佛的形象? 大安法师答: 临终的时候,你如果是一个念佛的心,不论是你...好些人吃素的原因是为了身体健康,我认为,吃素虽然对身体有很多益处,但是它的益处最厉害的地方不是对肠胃、营养有...问: 请问师父,如果一个人已经受了五戒,而又毁破根本重戒,他透过忏悔真的能够恢复清净吗? 净界法师答: 就是造...
1、自作自受, 佛在《百业经》中开示我们:一切善恶业果不会成熟于地、水、火、风四大之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五蕴、...
以下总结这一段,如果你听懂了,对于禅净双修的修学方法你就很清楚了。 现前一念之心,无性缘生,缘生无性者也。惟...
烦恼邪行
【法相辞典】
【烦恼邪行】 p1191
上篇:烦恼位 | 下篇:烦恼杂染迷断差别 |
梵名 Dharmamati。意译作法意。南齐僧。天竺人,生卒年不详。南齐武帝永明年中(483~493),与僧祐之师法献,于瓦...
坐禅十种行
现法乐住
龙头
三道宝阶
碛砂藏
濮阳
诸尊之面位
心所离心有别自体
三世无比力真言句
第一供养
合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

念佛求往生如何发菩提心
普贤化美女 考验僧德行
临终时冤亲债主为何不会化作阿弥陀佛形象
素食能帮人「清心」
犯根本重戒后,透过忏悔能恢复清净吗

如是因如是果,烦恼痛苦是没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