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修法)忏法之式有七日之加行法,其终正作行事,曰正忏悔。...亦名:三衣披着法式凡经四制、袈裟披着法式 子题:制袈裟左臂坐具在袈裟下、制衣角在肩后听以尼师坛镇之、制还以衣...(术语)梵语Āsravakṣaya Kṣiṇāśrava,凡人自眼等六根门漏泄烦恼,故名烦恼为漏。至三乘之极果,以圣智断尽...(杂语)非理之行法也。金刚经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梵名 ?ītavana,巴利名 Sīta-vana。又作尸陀林、寒林、尸多婆那林、尸摩赊那林、深摩舍那林。为位于中印度摩揭陀...二种法身之一。法身本来无相,远离言说,然若无言说,则无以显示,故称之为言说法身。与“证得法身”并称二身。[金...【胁尊者】 p0949 西域记二卷十八页云:大窣堵波西、有故伽蓝。迦谩色迦王之所建也。重阁累榭,层台洞户,旌召...(地名)Anupada,城名。佛在此所说法。...又作衩袒。谓不搭袈裟,仅着法衣。缁门警训卷六慈受禅师示众箴规条(大四八·一○七○下):“衩衣登殿(或系“厕”...(名数)于上示观行即之位,成就五品之功德,故云观行五品之位。五品者法华分别功德品所说:一、随喜品,二、读诵品...(衣服)同郁多罗僧。七条衣也。玄应音义十二曰:郁多,于六反,或作郁多。七条衣也。郁多罗僧伽之略。...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学佛第一要知见正,我们学佛为的什么?先把目标订正,然后再计划怎样下手,学些什么,怎么来修行,庶几能证得个预期...
很多影视剧里都有这么一个桥段,古人犯了法或杀了人,就逃去出家当和尚避世逃脱法律的处罚,这种做法在古代真的有效...
情动入胎。没有断见、思惑都应该是叫凡夫。凡夫都是有情的有情识的,他这个情一动就会入胎,这是投胎的这个情况。 ...
辛弃疾曾经在他的《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中写道: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人的探险精神如果用在饮食上,一定能获得更多的健康。以下这几种健康食物,你肯定见过,也肯定吃得不多至少不会像吃...
问: 念佛时常见佛像有放光现象怎么处理? 大安法师答: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可能是我们念佛心比较清净的产物,另...美貌也是一种福报。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象财富来自施舍,尊贵来自谦恭一样,美丽的容颜来自柔和的性情。人...
佛陀告诉我们:爱不重,不生娑婆。又称我们人类是有情众生,可知人是有情感、有情爱的生命,也就是说,爱,是生命的...
合
【阿毗达磨辞典】
合者,为引所余此种类义,令就此法正说理趣,谓由三分成立如前所成义已,复为成立余此种类所成义故,遂引彼义令就此法,正说道理是名合。
上篇:广大不寂静苦 | 下篇:坏苦性 |
【无痴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善心所之一。无痴,是明达事理,不为迷惑。《成唯识论》曰:‘云何无痴,于诸理事明...
正忏悔
三衣披着法式
漏尽
邪道
尸陀林
言说法身
胁尊者
阿耨颰
衩衣
观行五品位
郁多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推荐】学佛第一要知见正

古代出家当和尚的10个条件

情动入胎和临终接引

寺院敲幽冥钟的由来
很少吃的几种好食物

念佛时常见佛像放光,这个该怎么处理
佛教中的美容和去体味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