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修真言瑜伽经者观想之尊像也。瑜祇经曰:“若作曼荼罗,及画瑜伽像。”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书名)具名大乘掌珍论,一卷,清辩菩萨造,唐玄奘译。明诸法无相之义,破护法之诸法有相,即破相宗之根本论也。...【如来化身无自依心有依他心】 p0584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五页云:世尊!如来化身,当言有心?为无心耶?善男子?...又作三种退屈。乃菩萨五位中,于第一资粮位之间可能产生之三种退屈心;须以三事磨练其心,使其证修勇猛不退。即:(...(名数)比丘尼具足戒之大数也。大爱道比丘尼经上曰:佛告比丘尼裘昙弥:汝行十戒如法,则有大戒,名具足,真谛行之...(名数)经论中举西域外道之总数有九十五种与九十六种之二说。九十六种者,六十华严经十七曰:令一切众生得如来幢,...子题:四指、旋火作轮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四缘:一、无缘,二、露地,三、草木有焰,四、然。即犯。”行宗...(术语)一轨辙也。止观五上曰:斯一辙之意。法华文句二之下曰:千车共一辙。...塔婆(梵 stūpa)之一种。即石造之层塔。又称石窣堵波、石塔婆、率塔婆、石浮图、石浮屠、石佛图。原为安置佛舍利...(经名)二卷,宋法天译。佛在广严城敕金刚手菩萨说弟子之八事及二谛等。...【九道】 p0088 瑜伽一百卷二十一页云:复有九道。云何为九?一、世间道。二、出世道。三、加行道。四、无间道。五...唐代僧。马祖道一之法嗣,居于幽州(河北)盘山,宣扬宗风,故世称盘山宝积。籍贯、生卒年均不详。谥号“凝寂大师”...十小咒...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说无...
智者大师上天台山时,在天台山打坐,他也是有遇到魔境。遇到魔境他处理的办法也是一样,他安心空寂。观一切法空,魔...缘起:莲心莲语恒清凉 老和尚的开示法语,一如红尘的清莲,于芸芸浊世中,不着俗染,自吐芬芳。凡呼吸过的人,皆感...问: 业障深的人应该念什么佛? 宽见法师答: 不管念什么经什么佛,都是圆融无碍的,都是一不是二,念一佛即是念无...
癸三、湿生相 看第三段的湿生相。湿以合感,就是他对某一种东西贪爱,就产生一个和合,和合以后就受生了。他没有经...
《大藏治病药》是唐代高僧释灵澈所著,选取了一百种人们心理、思想方面的疾病表现,又融合佛、儒二道,提出了一百种...《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
(一) 《心经》,发挥三世诸佛所证之菩提涅槃,一切众生本具之真如佛性,十方如来度生之要道,凡百行人作佛之良谟...
瑜伽像
【佛学大辞典】
上篇:瑜伽座 | 下篇:瑜伽师 |
子题:恶邪见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谏恶邪法者,欲是障道,生死中根,出家志本,誓断此法。反言不障,滥罔教限,...
掌珍论
如来化身无自依心有依他心
三退屈
五百戒
九十五种外道与九十六种外道
露地然火戒犯缘
一辙
石塔
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
九道
盘山宝积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佛遗教经

一念净信即得往生

内魔不生,外魔不起
妙莲老和尚《清凉莲语》(开示点滴)
业障深重要念什么佛

为什么会有蚯蚓这类含蠢蠕动的湿生众生

人生百病的百药对治法
虚云老和尚:在忙中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