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五页云:世尊!如来化身,当言有心?为无心耶?善男子?非是有心。亦非无心。何以故?无自依心故。有依他心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色蕴相】 p0567 集论一卷二页云:色蕴何相?变现相,是色相。此有二种。一、触对变坏,二、方所示现。云何名...(术语)涅槃经所说五行之一。以菩萨大悲治众生罪业之大行也。病者喻众生之罪业。大乘义章十二曰:言病行者,从所治...(术语)是最胜王经所说。合真开应之三身也。开应者。于应身之中别应与化。即最胜王经分别三身品曰:一切如来有三种...(杂语)Vande,又作漫提。译曰礼拜。观自在如意轮瑜伽法要曰:行人面于西,漫提自在王,次礼余方佛。一本作满泥。...释尊在因位修菩萨行时之名。又作大施太子、普施太子。为佛陀本生谭之一。此说散见诸经,其族姓等于诸说中亦略有异同...(名数)增一阿含经十八曰:有四不可思议事,非小乘所能知。云何为四?世界不可思议,众生不可思议,龙不可思议,佛...(譬喻)邪见之多如林也。行事钞下四之二曰:相似道,相似善,难知难学多入邪林。...露在外面之柱,指法堂或佛殿外正面之圆柱。与瓦砾、墙壁、灯笼等俱属无生命之物,禅宗用以表示无情、非情等意。临济...梵名 Dharmasatya。又作昙谛。意译法实。安息国人。善解律学,曹魏高贵乡公正元元年(254)至洛阳,于白马寺译出昙...(术语)念诵罥索而成就,名为龙主仙。于诸龙中得自在。见圣迦抳金刚童子轨上。...(术语)所住之三昧,无垢清净,离一切之系缚而自在,名曰清净解脱三昧。无量寿经上曰: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十善业道经...诸仁者!于彼远离贪欲因缘,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一者、身根不缺。 二者、口业清净。 三者、心不散乱。 四者、得...
佛学千经万论,莫非论心、行、业、果。人的一切动作无不由心起,心可以带来社会的和乐;也可以造成社会的戾气。人与...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 世尊曰:如来灭后,多有波旬(魔道子孙)入我法中,住我寺院,剃头披褐,称佛弟子...
智者大师把整个成佛之道简单地判作两个阶位:一个是般若道,一个是方便道。 什么叫般若道呢?就是你从凡夫到大乘的...
昨天有位同学对我诉苦说,在做事当中很烦恼,想出去一段时间。我对她说:你为什么会烦恼呢?因为你每天都是在为我着...一般人所了解的竞争,就是要把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抢夺过来,让它变成自己的,但这是「动物性的竞争」。人类的...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此未达理性,而但依...佛陀成道后第十年,也即佛陀四十五岁那年,佛陀在优陀南国首都一带行化。在这里,佛陀遭到一伙流氓的恶骂,这是任何...
如来化身无自依心有依他心
【法相辞典】
【如来化身无自依心有依他心】 p0584
上篇:如来无量法教皆由三种理趣 | 下篇:如来天眼遍行一切有情义境 |
梵名 Abhidharma-jāna-prasthāna。凡二十卷。佛灭后三百年,印度迦多衍尼子造,唐玄奘译。又称说一切有部发智论。...
色蕴相
病行
法应化三身
满泥
能施太子
四种不可思议
邪林
露柱
昙无谛
龙主仙
清净解脱三昧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远离贪欲获十种功德

隔世之果和隔世之因往往使人无法理解

佛说末法时代的六种外道

成佛之道的两个阶位

会修行的人走到哪里都能修
圣严法师《竞争与较量大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