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亦名:淫戒释名 子题:不净行戒、非梵行、淫戒、戒淫、淫行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一、引相传解)(一、释不净行...(术语)深妙之智慧也。法华经序品曰:佛子心无所著,以此妙慧求无上道。...指受全部戒法中之一分者。如一分菩萨即是。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二四·一○二一中):“有受一分戒,名一分菩萨,...(术语)Indriya,能生之义。增上之义。草木之根,有增上之力,能生干枝,因而眼之眼根,有强力,能生眼识,则名为...又作十使、十见、十大惑。即十种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见等六随眠中,分见随眠为五见,即有身见、边执见、...为十法界之一。又作声闻法界。指听闻佛之声教,观察四谛之理而证得阿罗汉果,入于灰身灭智之无余涅槃之境界。[法华...梵语 paca-gotrāni。指众生之五种种性。又作五种姓、五性、五种种性、五乘种性、五种乘性。法相宗将一切有情众生之...(经名)四卷,刘宋智严等译。无尽意菩萨从东方不眴国普贤佛所来,说八十无尽法门。与大集经无尽意品同。...(杂语)六祖坛经偈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是言开悟心性者,能运转利用法华。迷惑心性者,为法华所运转利用。...净土宗每年自十月六日至十五日,实行十日十夜之诵经和念佛。经云: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土为善千岁。...(人名)豪商名。尝行布施而生于天上。见阿鸠留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普贤菩萨行愿赞...我们来看这部经,题目叫《佛说八大人觉经》,东汉安世高翻译,他是安息国人,安息国就是现在的伊朗高原。沙门是一个...
当释迦牟尼佛在讲了《法华经》之后,稀有难遭,极为殊胜,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一切都授记成佛。当时有很多他方世界...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若不断杀生,出不了三...过去佛陀在王舍城的灵鹫山说法时,摩竭国阿阇世王统领着五百个小国;其中,越只国生活富乐,出产许多珍宝,但因不顺...
人在世间,如自己平时尚未修行到生死自主的程度,或根本不曾修行也不知道要修行,到临命终时都需要他人帮忙助念,那...问: 常听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又常听人说某某部经是最殊胜的,而不同的人推崇的最殊胜的经还不相同。我有点...
传票一:破坏雨林的帮凶。 雨林是一条3000英里宽的绿带,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雨林是世界山大约50%的植物和动物不可...
唐朝陆元方,曾为武则天时的大臣,为官清廉诚信。他在洛阳城外有一所宅第锦绣园,是子孙世代相承的祖居,庭园楼阁皆...
复礼(唐京兆大兴善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复礼。京兆人也。俗姓皇甫氏。少出家住兴善寺。性虚静寡嗜欲。游心内典兼博玄儒。尤工赋咏善于著述。俗流名士皆仰慕之。三藏地婆诃罗实叉难陀等译大庄严华严等经。皆敕召礼令同翻译缀文裁义。实属斯人。天皇永隆二年辛已因太子文学权无二述释典稽疑十条。用以问礼。请令释滞。遂为答之。撰成三卷。名曰十门辩惑论。宾主酬答剖析稽疑。文出于智府。义在于心外。如斯答对坚阵难摧。赤旛曳而魔党降。天鼓鸣而修罗退。权文学所举稽疑数义也。于余则难在礼殊易何邪。盖不知教有弛张文存权实。谓为矛盾。故行吊伐之师。如小偏裨须请军门之命。无二既披来论全释旧疑。乃复书云。续晨凫之足凿混沌之窍。百年之疑一朝顿尽。永遵觉路长悟迷源。爇烦恼之薪。餐涅槃之饭。请事斯语以卒余年云。此虽一时之解纷。实为万代之龟鉴也。礼之义学时少比俦。兼有文集行于代。加复深综玄机特明心契。作真妄颂问天下学士。击和者数人。当草堂宗密师铨择臻极。唯清凉澄观得其旨趣。若卢郎之米粒矣。余未体礼师之见。故唐之译务礼为宗匠故惠立谓之译主。译主之名起于礼矣。妙通五竺融贯三乘。古今所推世罕伦匹。其论二轴编入藏。酬外难之攻。但用此之戈盾也矣。
上篇:威秀(唐京师大庄严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 下篇:惠立(唐京兆魏国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
地藏本愿经说,塑画乃至以金银铜铁作地藏之形象,然后烧香供养和瞻礼赞叹的人,其居处即得十种之利益: 一、土...
大淫戒释名
妙慧
一分戒
根
十随眠
声闻界
五种性
无尽意菩萨经
心迷法华转
十夜
阿鸠留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明海法师《八大人觉经》

阿弥陀佛也是古佛再来

为何佛弟子把吃素看得那么重要
越只国不可攻伐之因缘

临终助念的方式
佛教里面哪部经最殊胜

给人类肉类工业的十大传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