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杂名)曹洞宗也对于末师末流而云上。...(天名)即鬼子母神也。毗奈耶杂事三十一曰:往昔王舍城中有独觉佛出世,为设大会,有五百人各饰身共诣芳园,途中遇...子题:一眠、菩萨日三夜三每行三事、一食、一住、多学 资持记释云:“先说苦事,欲令知难,免后悔故。文列五事。一...(术语)佛之身口意三业也。佛以三业碾摧众生之惑业,故云三轮。非下地之所测,故云三密。【又】一、神通轮,又云神...【第四静虑近分】 p0967 显扬二卷四页云:如经中说:卽于此身、清净心及洁白心、意解遍满具足住者,是谓第四静虑近...凡二卷。传为唐代善无畏抄录。此书列胎藏界曼荼罗诸尊之图像。全称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中译出大悲胎藏生秘密曼...(术语)诸佛如来自般若波罗蜜多生。般若波罗蜜多为诸佛之母,故称佛母。...指弊驴所驾之坏车。与法华经中“大白牛车”相对称。天台宗说十乘观法,谓不具足能观之十法与所观之十境,则无其功用...禅林用语。表示洞山功勋五位之奉位。即奉侍君主者,清净身体、隆重妆扮,以表诚心诚意。洞上古辙卷上(卍续一二五·...又名语密,即持诵真言时的口业,因它不但含有妙用而且隐秘,所以叫做口密。...苦性与烦恼能障修善,故将之比喻为毒;混入此等毒之法,称为杂毒。正法念处经卷五十六(大一七·三二九下):“诸有...(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修行本来就要有随遇而安的功力,在燠热酷暑的环境,要修得心地清凉,也是一种考验。上人在晨语中开示:真正的辛苦不...
昔日佛陀在古印度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弘法,当时,舍利弗尊者辞别世尊之后,返回位于摩竭提国的故乡那罗村,示现身染...
很多人对于佛教净土理念,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艰,行之为艰,知道,但是落实不到行为当中去。 他一念一念,还不...人生总是有那么多的迷茫和痛苦。为了生存,很多人为寻找出路正在迷惑、彷徨:我的出路在哪里?有人在迷惑和矛盾中找...有个女士以为结婚后人生从此有了依靠,结果先生却遗弃她和儿子。当时她以为还有儿子可指望,结果儿子后来也离开了她...
由于末世众生愚痴太坚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无法从中得到真正的利益与受用,所以现在修行人也好、念佛人也好,...虽然食盐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放个几年不成问题,但是碘盐容易受到光、热、风的影响,因此会氧化分解而失效。这天也...
问: 法师您好!《华严经》的最后一品中,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可是在《法华经》的最后一品《普贤菩萨...
惠立(唐京兆魏国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惠立。本名子立。天皇改为惠立。俗姓赵氏。天水人也。远祖因官徙寓新平。故为豳人焉。爰祖及父俱驰高誉。立即隋起居舍人司隶从事毅之第三子也。生而岐嶷有弃俗之志。年十五贞观三年出家住豳州昭仁寺。此寺即破薛举之战场也。立识敏才俊神清道迈。习林远之高风。有肇融之识量。声誉闻彻敕召充大慈恩寺翻经大德。次补西明寺都维那。后授太原寺主。皆降纶旨令维寺任。天皇之代以其博考儒释雅着篇章。妙辩云飞益思泉涌。加以直词正色不惮威严。赴火蹈汤无所屈挠。频召入内。与黄冠对论。皆惬帝旨。事在别传。立以玄奘法师求经印度。若无纪述季代罕闻。遂撰慈恩三藏行传。未成而卒。后广福寺沙门彦悰续而成之。总十卷。故初题云。沙门惠立本释彦悰笺是也。立削[葶-丁+呆]云毕虑遗诸美。遂藏诸地府。世莫得闻。尔后临终令门侍掘以启之。将出乃即终焉。初立见尚医奉御吕才妄造释因明图注三卷非斥诸师正义。立致书责之。其警句有云。奉御于俗事少闲遂谓真宗可了。何异乎鼷鼠见釜窖之堪陟乃言昆丘之非难。蛛蝥睹棘林之易罗亦谓扶桑之可网。不量涯分何殊此焉。才由兹而寝。太常博士柳宣闻其事息。乃归信以书檄翻经僧众云。其外御其侮释门之季路也。
上篇:复礼(唐京兆大兴善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 下篇:玄嶷(唐洛京佛授记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
安然而沉默。默即无言,与说相对。诸佛菩萨或说或默,皆能显现无穷妙理。[大明三藏法数卷四] p4085...
洞上
诃利帝母
出家先说苦事
三轮
第四静虑近分
胎藏图像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
坏驴车
净洗浓妆
口密
杂毒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苦不在外境,而在心有烦恼

佛陀最后的教诲

至诚恳切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没有上不去的山,没有跨不过的海
圣严法师:没有一样是靠得住的

为什么要福慧双修
盐在生活中的妙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