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四卷,刘宋智严等译。无尽意菩萨从东方不眴国普贤佛所来,说八十无尽法门。与大集经无尽意品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听法品载,五事即:(一)当转法轮,谓佛陀既已成道,当转法轮,度脱有情,饶益一切。如转四谛法...(术语)对物之欲也。资持记上一之五曰:欲法有三:在屏对首,能对名与欲,所对名受欲,对众正陈名说欲。...亦名:波罗提木叉胜禅无漏戒、辨别脱定共道共优劣、木叉胜禅无漏戒 资持记释云:“多论五种。初,时;二,境;三,...【贪欲盖之食及非食】 p0979 瑜伽十一卷五页云:问此贪欲盖、以何为食?答:有净妙相、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习,...梵语 jihvā。意译作舌,其原意为火焰,即能尝之义。盖以供物投入火中祭神时,火焰即为神祇“能尝”之表现,故历代...为天台宗所立通教十地之中第九地菩萨所修行之相。道,指教化他人之化道;观,乃自观空理之观法。利他之化道与自利之...全一卷。唐代法藏撰。又作金师子章、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师子章。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系藉金狮子之譬喻,解说华严法...(术语)断感业曰子断,离苦果曰果断,有余涅槃之阿罗汉,断子缚而未断果缚也。涅槃经二十九曰:解脱二种:一者子断...(?~1173)南宋龙舒(安徽舒城)人。字虚中,又号龙舒居士。原为国学进士,所著六经训传达数十万言,一日弃之,专...子题:下行坐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其(诃责羯磨)行法中,(被诃责人)威仪坐处,未明所在;准僧残中,下行坐也...(经名)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之略名。...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
学佛的目的,在于解脱、自在。而不少人,学佛之后,处处受束缚,处处左右为难。这说明,他学佛的方法不对,没有掌握...
为什么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有太多的人就说:无情物能成佛吗?这个就是卡在自己的能所的观念。 当我们的心迷了的时...
大妄语戒就是膨胀自我,一个菩萨不断的膨胀自我意识,时间久了,你的菩萨戒的戒体、你的菩萨种性也失掉了;取而代之...
赤裸裸的戏谑 用什么方法整的?答:文艺作品。 大家看看,最近这些年来的文艺作品,无论是小说、电影、电视剧、戏剧...问: 临终是否一定需要助念才能往生? 大安法师答: 临终是不是一定需要助念?实际上你平时念佛,信愿持名有把握,...
饭食经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毕钵去,不劳举拭,但经行金地,华乐娱乐,任运进修而已。 这段经文在《无量寿...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
富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其源由于爱之不得其道,或偏与钱财,或偏令穿好衣服,钱随彼用,则必至妄吃致病。若为彼存...
无尽意菩萨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无尽意菩萨 | 下篇:无诤 |
(术语)一作扇搋般荼迦,五种半择迦之一。半择迦为男根不具之总名。...
佛有五事
受欲
波罗提木叉禅无漏三戒优劣
贪欲盖之食及非食
时乞缚
道观双流
华严金师子章
果断
王日休
诃责羯磨威仪坐处
不空罥索经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学佛的目的在于解脱自在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无情物能成佛吗

讲大妄语的过失与后果

被现代人「整惨了」的和尚
临终是否要助念才能往生

娑婆众生吃饱不是奔走尘务,就是昏沉睡眠,都是轮回的业

一念观世音菩萨,「三毒」就减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