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胎生是在母胎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人类是;卵生是在卵壳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杂语)佛陀与恶魔也。梵网经上曰:转魔界入佛界,佛界入魔界。...(术语)十四过之一。已生之因,虽成立宗,而就未生之因,谓不能成立宗之过也。例如对于所谓声无常,谓声发后固成立...又作如来行、不次第行、圆五行。天台宗主张,一心之中具足五行之功德,称为一心五行。五行,指圣行、梵行、婴儿行、...【现通引摄】 p0954 瑜伽四十巻十三页云:又诸菩萨、为欲饶益诸有情故;现神通力。或为恐怖,或为引摄。谓为乐行诸...位于福建厦门玉屏山北。岩下有溪,相传古时有虎栖息于溪畔石穴,因此得名,该山即称虎溪山。山间岩石密布,古榕盘屈...(一)契证真理。大乘义章卷一(大四四·四八一下):“证会名之为入。” (二)解知事物之意。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一切有作为有生灭的因缘所生法。...【极微常住不得成立】 p1199 显扬十四卷二十页云:复次计极微常、不应道理。何以故?颂曰:常、造、不应理。由二三...(譬喻)大法能使人渡生死之大河,譬如桥也。长阿含经二曰:佛为海船师,法桥渡河津。大乘道之举,一切渡天人。华严...果上的功德,如涅槃之常、乐、我、净四德是。...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
佛陀在《阿弥陀经》里面明显提出来:我们怎么去观察极乐世界的六大安乐。当然极乐世界,它也不是为安乐而设计的,它...
《大智度论》里谈到这么一位国王,是虔诚的优婆塞,也有修行。他问佛陀:我常常在处理政务、与他国的战事问题时心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到客观地、公正地评价自己。能够平心静气地正视...
念佛一法,有事念、理念。 何谓事念?以能念之心,念所念之佛,能所分明,念念无间,行住坐卧,惟此一念,更无二念...
有了信心以后要发愿,净土的愿是二个:第一个厌离娑婆,第二个欣求极乐: 我们相信佛法以后,我们就相信有来生的观...
彻悟大师(17411810)清代著名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彻悟大师的学修历程是基于儒学、历经禅教而终归净土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记载: 世尊于逝多林时,见地不净,便执帚欲扫园林。时舍利弗、大目犍连、大迦叶、...
我们过去造了很多很多的恶业,想想因果不虚的,如果一件一件去承受,那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那怎样才能免堕地狱、...
僧明(代州昭果寺)[《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僧明者。不知何人。在五台娑婆古寺。所营屋宇二十余间。守一切经。禅诵为业。自云。年十七时从师上五台。东礼花林山访文殊师利。至一石谷。渐深见有石臼木杵。又见两人形大无影眉长披发眼睑上掩。师便顶礼请救。其人曰汝谷臭小远从何来。答昭果寺僧。习禅乐道。隐在娑婆已数十年。然食五谷愿真人救苦报。曰待共众议。须臾更一人来。长大着树皮衣。云汝来已久。可遂我至寺。行大石侧。忽见山谷异常廊院周繞状若天宫。有十四五人同坐谈笑。问所来方。言议久之。送出后重寻失路。还旧业定。以贞观十六年卒。八十一矣。今娑婆寺二砖塔存。
上篇:法聪(苏州常乐寺)[《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 下篇:明隐(代州五台山)[《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
【内道与外道差别】 p0367 瑜伽九十卷八页云:复次住内法者,未得定心,尚与外道定心差别;由智胜故。何况定心。何...
四生
佛魔
无生相似过类
一心五行
现通引摄
虎溪岩
入
一切有为
极微常住不得成立
法桥
果德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极乐世界解脱的功德

净土行人不可忽视的熏习力量
让反思成为成功的加速器

念佛一法,有事念与理念

在娑婆打滚得越久,要出去就越困难

净土法门的十种信念与八大要领
佛说扫地的五种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