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起信论所说三细相之一。依根本无明而真心始动作者。相当于阿赖耶识之自体分。起信论曰:无明业相,以依不觉...禅林中,对专习教相而不修禅行者之蔑称。又禅门修行之人,无坐禅修行之实际体验,仅于文字上解释禅之文字禅者,亦称...【无分别智究竟】 p1082 世亲释八卷十七页云:无分别智、谁为究竟;而次前说次第获得?诸菩萨究竟,得清净三身。是...(术语)Kalpa-kapayati,译曰离分别,无分别。大日经疏一曰:初云离一切分别者,梵云劫跛,次云无分别者,梵云劫跛...【非业为所缘法】 p0717 品类足论六卷七页云:非业为所缘法云何?谓除业为所缘三识身及相应法,诸余卽此三识身...【意根】 六根之一,二十二根之一。‘根’为能生之义。六根中之前五根所对之境为四大(地、水、火、风)所形成之色...真如法身为体,现相应身为用,体用就是由真如法身之体所生起的种种应化众生的妙用。...亦名:着三衣戒释名 子题:[袖-由+聂]已安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云,不齐者,下垂过肘露胁,高过脚[跳-兆+专...(譬喻)认自家之妄想,为真正之悟见,以是譬之。楞严经一曰: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圆觉...谓反着袈裟,即衣服从前面反翻于右肩上。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大五四·二一五上):“屏私执务,随意反抄。若对尊容...乃诸佛所现之权化垂迹身。又作权迹。谓诸佛久远劫前已成佛,为度化众生而假迹示现,例如八相成道之释迦如来。“权”...佛说盂兰盆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
甲午十二月十有三日,菩萨戒弟子智旭,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清净海众及十方三世一切三宝。痛...
信与愿是往生的关键。蕅益大师说得明白: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只要有真信切愿,临终十念,甚至一念也能往生。...
有一对父子,虽然家境很贫困但却能父慈子孝,生活得和乐融融。他们有一小块土地,父子俩很用心地耕作。父子把辛苦所...问:每个人都会作梦,有些梦似乎比其它梦更的意义、更真实。佛教有没有谈到不同层次的梦?比如我读到大慧宗杲禅师的...
如是菩萨所有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意乐,犹无厌足。 是名菩萨广大意乐。 这个地方我们要说明一下,它这个地方是...
问: 法师讲过,把观世音菩萨看作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不知道是否在佛经中有根据?印祖讲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是阿...问: 师父您好,请问年轻人压力大,有时烦恼,如何化解呢?请师父在百忙之中慈悲开示。 慧广法师答: 年轻人,有点...问: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答: 所谓的感应,即自心对心外各种事物产生的反应。 人们看到圣人的画像,寺庙的...
法论(隋东都内慧日道场)[《续高僧传》卷九]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论。姓孟氏。南郡人。初住荆州天皇寺。博通内外。词理锋挺。隐沦青溪之覆舟山。味重成实研洞文采。谈叙之暇命笔题篇梁明帝重其雅素厚礼征召。而性在虚闲不流世供。葛屦蒲服用卒生年。隋炀在蕃远闻令德。召入道场晨夕赏对。王有新文颂集。皆共询谋。处俗传扬亟移岁序。后入京辇住日严寺。文帝时幸仁寿。论往谒见特蒙接对。躬事展礼。帝美其清悟。为设净馔于大宝殿。登即在坐。上诗叙谈帝德宫观宏丽今古。高祖重加叹赏。及晋王之处春坊。优礼弥厚。中使慰沃启疏相寻。大业元年将移东阙。下敕赐千秋树皮袈裟十领帛五百段毡四十领。皇后赐狐掖皮坐褥及法服等物。故其道望帝后咸供之隆重为类此也。因随驾至洛。不久而终。时年七十八矣。皇上哀悼赙赠有加。仍敕所在。传送葬于荆楚。自论爰初莅法。崇尚文府。虽外涉玄儒。而内弘佛教。所以缀采篇什。皆叙释风。当即缵叙名僧。将成卷帙。未就而卒。本遂不行。顾惟高德有坠者众矣。有别集八卷行世。
上篇:道庄(隋东都内慧日道场)[《续高僧传》卷九] | 下篇:僧粲(隋京师大兴善道场)[《续高僧传》卷九] |
(一)菩萨所安住之十种心,即:(一)大地等心,扶持增长一切众生之诸善根。(二)大海等心,一切诸佛之大智法水悉流入。...
业相
文字法师
无分别智究竟
劫跛劫跛夜帝
非业为所缘法
意根
体用
齐整着三衣戒释名
认贼为子
反抄
权迹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蕅益大师:大病中启建净社愿文

修学净土要发什么愿

五只乌龟换一头牛
圣严法师《关于「梦」的问答》

你是要面对太阳还是面对黑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