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之一,属于同喻之过也。设同喻,为证无常之宗,故于声无常之量为同喻之合作法。视诸所作者皆是...【无色界中唯有二种作意】 p1097 俱舍论七卷十五页云:无色唯有二种作意。一、修所成。二、生所得。...指人寿于劫波之间一增一减。推算劫波,人寿从八万四千岁,每百年减寿一岁,如此至十岁,是为一减;复由十岁,每百年...(术语)梵语阿尾你也Avidyā,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变易生死的身体,是三乘圣人在三界外净土所受的正报。...(杂名)须弥山之四方,有南赡部等四大洲,此四大洲各有二中洲附属之。俱舍论十一曰:四大洲侧各有二中洲。赡部洲边...指令“生相”生起之法。为法之一种。与住住、异异、灭灭等三相并为“四相”之随相或小相。与四相中之“生相”相对。...1、见行和爱行。见行是见思二惑中的见惑;爱行就是思惑。涅槃经说:人有二种:一者见行,二者爱行。见行之人多修慈...【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 p0885 瑜伽二十四卷十二页云: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住者:云何为食?云何为饮?...【色境二识所识】 p0572 五事毗婆沙论下十二页云:如是诸色,于六识中,二识所识。谓眼及意。先用眼识,唯了自...【五烦恼】 p0257 界身足论上一页云:五烦恼云何?一、欲贪。二、色贪。三、无色贪。四、瞋。五、疑。...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名字即佛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方恨自蹉跎。 名字即佛,就是这个流浪汉他终于...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广州、广东乃至全国的妇女患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癌发病率日趋增高,其中乳腺癌更成为女性的头...
当尊者阿姜曼住在清迈的时候,生了好几次病。如果依赖传统的药品和医生,他可能早就过世了,总之,那就是他所说的透...
既然是念佛,就以真正的深信切愿来执持佛的名号,这是净土正宗。 我过去但是注意讲究信愿行,像宝鼎的三条腿一样,...
古人说过:若要小孩长得赞, 要带几分饥与寒。从前乡下农夫耕作时,就把一、两岁的小孩带出去,放在田埂上,让他受...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不别有十善。以...问: 作为佛弟子,该如何看待婚外情? 大安法师答: 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问题,因为物欲横流,当事人甚至会认为...
以前常听到老师讲要放下,我并没有真正地领悟个中意义。有一次,金纳利长老吩咐我缝制僧服,我就不停地工作,急着赶...
道庄(隋东都内慧日道场)[《续高僧传》卷九]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庄。杨州建业人。游践经史听习玄论。皆会其标诣。而仪止弘雅立性滔然。故少为同伦所尚。初听彭城寺琼法师。禀受成实。宗匠师表门学所推。琼后年疾相侵。将欲传绪。通召学徒宗猷顾命。众咸揖谢于庄。允当遗寄。琼曰。庄公学业优奥。诚如弘选。理副诸望。用光于后。然其首大足小。终无后成。恐其徙辙余宗耳。遂不行众议。庄后果鄙小乘归崇大法。从兴皇朗法师。听酌四论。一闻神悟挺慧孤超。后入内道场时声法鼓。一寺荣望无不预筵。谘谒前疑披解无滞年德既富皆敬而推焉。帝昔处蕃。致书礼问。诗论嘉篇每令扣击。词采丰逸屡动人心。末又追入京师。住日严寺。频蒙谒见酬抗新叙。引处宫围令其讲授。言悟清华玄儒总萃。皆叹其博要也。晚出曲池日严本室。又讲法华。直叙纲致不存文句。着疏三卷。皆风骨雅趣。师者众焉。炀帝初临以庄留连风雅道味所流。赐帛五百段毡四十领。随驾东指。因疾而卒于洛阳。时年八十一矣。即大业之初也。有集数十卷多在淮南。少流北壤。
上篇:法澄(隋东都内慧日道场)[《续高僧传》卷九] | 下篇:法论(隋东都内慧日道场)[《续高僧传》卷九] |
(物名)死者之影像为之神主,记官位姓名,谓之位牌,本始于懦礼,位牌又称神牌、神板、灵牌、主牌等,宋代禅家用之...
倒合
无色界中唯有二种作意
一增一减
无明
变易身
中洲
生生相
二行
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
色境二识所识
五烦恼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何谓「名字即佛」与「观行即佛」
吃蛋的危害

尊者阿姜曼治疗弟子们身心疾病的方法

禅--净土宗念佛法门的助行

要想健康长寿,生活起居和性情都要注意

五戒与十善的关系
佛弟子如何看待婚外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