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之一,属于同喻之过也。设同喻,为证无常之宗,故于声无常之量为同喻之合作法。视诸所作者皆是无常,应言如瓶。然倒说之,视诸无常者,皆是所作,言如瓶时,反证所作,不证无常。谓之倒合之过。因明入正理论曰:“倒合者,谓应说言诸所作者皆是无常,而倒说言诸无常者皆是所作。”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即解释名目之意义。古来注释家以释名、出体、义相等同为解释上之一科目。智顗于经典之解释立五重玄义,其第一即为释...(名数)贪瞋痴之三者。俱舍论二十一曰:缚有三种:一贪缚,谓一切贪。二瞋缚,谓一切瞋。三痴缚,谓一切痴。何缘唯...露在外面之柱,指法堂或佛殿外正面之圆柱。与瓦砾、墙壁、灯笼等俱属无生命之物,禅宗用以表示无情、非情等意。临济...(术语)无妄念也,即正念之异名。三慧经曰:问曰:何等为能知一万事毕?报曰:一者谓无意无念万事自毕,意有百念万...Yājavalkya 又作祭皮衣仙。古代印度哲学家。据推测为西元前八世纪左右之人,诸种之富兰那(梵 Purāna)中皆有记载...(807~888)唐代僧。为禅宗青原行思之法系第四世。庐陵新淦(江西)人,俗姓陈。十三岁随从绍銮出家。二十三岁至嵩...(故事)十大弟子中以迦叶为头陀行第一。增一阿含经三曰:十二头陀难得之行,所谓大迦叶比丘是。法华文句一曰:增一...【于恶声等不护雪戒】 p0752 瑜伽四十一卷九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自能发不信重言,所谓恶声、...成佛时期依教义各不相同: 一、依法相所论成菩提道,定满三祇。 二、在缘起论,则为不定。 三、在法性...增上缘者,谓任持增上故,引发增上故,俱有增上故,境界增上故,产生增上故,住持增上故,受用果增上故,世间清净离...(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坐地上,右手按地,立左手安于左膝,现长者身。...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十小咒...
感应有四种:显感显应、冥感冥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它有这四种。这四种是谈我们宿世的善根和今生的情况。 显感...唐朝名相狄仁杰,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年少时,十分英俊标致,可比从前的潘安。 某年,为了考试投宿于旅舍,一天夜...
起佛号,这就是禅净双修--自他俱念。这三种念佛有什么特色呢? 其实惟念自佛不算是净土法门,惟念他佛跟自他俱念才...修行的方法,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修行的目标,是熄灭贪嗔痴烦恼。因此,若能做到烦恼不生起,便不用著意于修行的细节...旭日缓缓升起,照亮了大地。祇树给孤独园里的比丘们,早在太阳射出第一道霞光前,已经开始一天的精进修行。 佛陀经...
(第一讲) 好,各位,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为什么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因为在这娑婆世界修行,道业很难进步;往生极乐世界,便容易成就佛果。极乐净土修行容...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八苦交煎,六道轮转。生而为人,会无可奈何地面对纷争与对弱者的默视,污染与对环境的掠夺。物...
倒合
【佛学大辞典】
上篇:倒凡 | 下篇:倒见 |
梵语 vitastih。为古代印度之长度单位。又作一搩手,一张手、一拆手、一搭手。磔,张开之意。造像量度经解(大二一...
释名
三缚
露柱
无念
耶求那华尔克雅
庆诸
头陀第一
于恶声等不护雪戒
成佛时期
增上缘
众宝观音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感应有四种
守节而显名

惟念自佛不算是净土法门
不起烦恼便是修行
蜜蜂王的巧智

宏海法师:阿弥陀经直解

暂念弥陀圣号,便胜百年布施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