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认自家之妄想,为真正之悟见,以是譬之。楞严经一曰:“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圆觉经曰:“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不起任何心念之境界。此超越念虑之境界即为佛境。华严经疏卷二(大三五·五一二中):“顿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谓四向四果之二十七种圣者。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后阿罗汉果之九无学,合称二十七贤圣。此为成实论、中阿含福...(界名)指须弥山四方之四大洲而言。东弗于逮,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是也。...(术语)增一,中,长,杂之四部阿含经也,为一切小乘经之部别。...梵语 ?uddha-prāya?cittika。为“舍堕”之对称。乃单对他人忏悔即可得清净之堕罪。又称单提。系波逸提之一种。单堕...就是无人我、高下、圣凡之分,一相平等的禅定。...乃北周时,位于长安之道观(道教寺院)。为整备道藏、研究道教之中心。天和四年(569),武帝于宫中论议佛道二教,...(一)智慧之相,即指佛之光明。佛之光明,系佛智显现于外之相貌,以智慧为其体。大智度论卷七(大二五·一一三上):...即照见。系指佛菩萨洞然照见众生之所有行为;故又以“照鉴无私”一语表示佛菩萨对有情众生公正无私之态度。 p5520...(术语)思惟有实我之妄想。维摩经问疾品曰:除我想及众生想,当起法想。...【诸行有四德相及离四德相】 p1362 瑜伽五十七卷十三页云:问:若彼诸行,亦有四德相应可得;云何唯观为过失耶?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
佛陀说:「当知瞋心,甚于猛火。」人时常因为瞋怒而乱了行为,一发脾气就六亲不认,损人又害己。如果希望自己不论遇...问: 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念佛同修应从哪些方面痛下功夫方有自在分? 大安法师答: 现代社会以市场经济与科...问: 请问师父,打佛七的时候,一直哭泣很悲伤,祈求阿弥陀佛快点来接引我,可以吗? 净界法师答: 你这个地方有二...有一位轻生者被寺里的一位僧人救起后,仍然坚定地说:大师,您何必费力救我,我已下定决心不再活下去,今天不死,明...
死生事大。人,有生就有死。死,是人生必经之途。 大众对于死常持避讳、畏惧的心态,甚至闻之色变,结果如何?死到...
(第一讲) 好,各位同修,请大家随着我合掌。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弟子随师三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弟子...
【原文】 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为堕落相。故有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佛陀时代,舍卫国中有位大富长者的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孩子的相貌不仅端正殊妙、世间少有,更不可思议的是出生时双手...
认贼为子
【佛学大辞典】
上篇:语路 | 下篇:诵 |
指众生于临命终时,对自体、境界及往生之处起俱生起之贪爱,以招引次生果报之惑业。为“发业惑”之对称。此惑能助长...
一念不生
二十七贤圣
一四天下
四阿含
单堕
无诤三昧
玄都观
智相
照鉴
我想
诸行有四德相及离四德相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罗睺罗的眼泪
大安法师:净土同修如何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
打佛七时一直哭泣,可以祈求阿弥陀佛快来接引吗
父母恩 你报了吗

《地藏经》临终篇

宏海法师:楞严经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