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Kalpa-kapayati,译曰离分别,无分别。大日经疏一曰:“初云离一切分别者,梵云劫跛,次云无分别者,梵云劫跛夜帝。所以重言者,是分别之上更生分别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乃“随心回向”之对称。指以真实、至诚之心,将所修之功德,回向一切众生。故佛以真实心施善根功德予众生,众生为一...又名遍大地法,一切善恶的心,名为大地,大地的心所有法,即受、想、思、触、欲、慧、念、作意、胜解、三摩地等十个...指欲界之六天。即:(一)四大王天(梵 Cāturmahārājakāyika-deva),又作大王天、四王天。有持国、增长、广目、...(术语)已者已往,今者现今,当者当来,即过去现在未来之三世也。法华玄义释签二下有曰:已今当之妙,于玆固迷。是...一来果补特伽罗者,谓于修道中已断欲界第六品烦恼安住彼道,所以者何?由已永断中软品烦恼断道究竟,建立此故。...(一)密教以五大所成的佛菩萨之法体,或以五大之色彩绘佛菩萨相好具足之尊体。所谓五大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譬喻)内典谓之乾达婆城。十喻之一。秘藏宝钥下曰:外道狂执蜃楼台。...(公案)会元三曰:师(南泉普愿)一日在山上作务。僧问:南泉路向那处去?师拈起茅镰子曰:这茅镰子,三十文钱买得...(555~630)隋唐时代僧。徐州彭城(江苏铜山)人,俗姓刘。十二岁,从叔祖智强出家,智强曾任广陵大僧正。十六岁,...佛陀行走时,足不着地有三种意义,即:(一)地有虫,谓地上有虫,或伏或走,佛陀以护生之心,恐伤其命,故行时足去地...【办因】 p1389 瑜伽五卷九页云: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办耶?答:工巧智为先;随彼勤劬为建立;...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僧伽吒经...
【若诸有情,心多懈怠,劝修精进。】 若诸有情,心多懈怠,精进不起来,给他讲精进度。 【若诸有情,心多散乱,劝修...
他方世界的菩萨,都尚且渴望往生极乐净土,何况我们这些业力凡夫。我何人哉!我们是什么水平的人?我们是地地道道的...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诸位现在学佛觉悟了,假如想到过去吃肉伤的生命太多了,现在有什么方法来补救呢?就是除了自己吃素,也要劝勉家人、...
子三,明业果相续。这个地方讲到的果报,是指的众生跟世界两种的果报。果报为什么相续呢?主要是一种生死业力的推动...
汝来信,语颇恳切,然犹有轻僧慢法之习气。此之习气,实为学道之障。若亲来皈依,升座,则磕头当在二、三十以上。即...
理观的智慧,特色就是安住一念心性,这是根本。 安住一念心性,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方说百丈禅师开悟的因缘。...
修止观者,质言之,即调五事也。 一、调食 食之时义大矣!昔有一人遇佛,问曰:世皆称佛一切智人,佛尝说法明何义耶...
劫跛劫跛夜帝
【佛学大辞典】
上篇:劫婆罗树 | 下篇:劫焰 |
(人名)梵名悉耻罗末底Sthiramati,印度人。年代事迹不详。著有入大乘论二卷。其中引用龙树提婆等,北凉道泰译为汉...
至心回向
大地法
六欲天
已今当
一来果补特伽罗
大曼荼罗
蜃楼台
镰子
慧乘
佛行离地三意
办因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吃素跟忍辱关系很大

有自知之明,回避玄妙之谈,老实念佛

无意义的悬想是一种自我损耗
妙莲老和尚:劝人吃素菩萨道

如何忏悔重大的罪业

轻僧慢法之习气,实为学道之障

野鸭子飞过去了,你的心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