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亲释八卷十七页云:无分别智、谁为究竟;而次前说次第获得?诸菩萨究竟,得清净三身。是无分别智,得最上自在。得清净三身者:是得如来净三身义。言清净者:谓初地中唯得三身;至第十地、乃善清净。得最上自在者:无分别智、非唯证得清净三身以为究竟;而复获得十种自在。此如后说,应知其相。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犯罪因缘】 p0522 瑜伽一百卷一页云:遍知犯罪因缘者:谓或贪因缘,或瞋因缘,或痴因缘,毁犯众罪。...(术语)又作极七有,极七生。预流之圣者,不断修惑者。于欲界之人与天,七返往来受生中,必圣道成就,证罗汉果,故...(800~860)日本真言宗僧。京都人。师事空海,任阿阇梨,后受付嘱为高雄山寺第二世。本欲来华,未果。后任东寺长者...(术语)说四谛十二因缘之理,诠空寂之涅槃者,十二部经中唯存九品。四部之阿含经等是也。...(?~618)隋代僧。荥阳(河南)人,俗姓郑,名颋。早岁以才学著名于宁州(甘肃),官至五品。炀帝崩逝后,不复任...又作带刀睡。指右胁而卧。盖带刀者,佩刀于左腰,故左胁不得卧。据宋高僧传卷十百丈怀海章载,卧必斜枕床唇,称为带...(杂语)摩耶经下曰:千三百岁已,袈裟变白,不受染色。末世法灭之相,沙门之袈裟与在家之白衣同。...(1592~1673)日本黄檗宗之祖。明代福建福州人,俗姓林。号隐元。年二十三至普陀山礼观世音菩萨,投潮音洞主座下为...全一卷。作者不详。又作梵天择地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本书系依据大梵天王内秘密经之内容略述而成者,该经记述如...(名数)地水火风也。依俱舍论言,此四大有假实二种,其实者,称为四界或四大界,假者,单云四大。实之四大,一地大...又叫做禅和子,即参禅的人。...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
过去的祖师们,如天台智者大师、永明寿禅师、蕅益大师、彻悟禅师等,末了都归于净土,专门念佛。因为修其他宗,往往...
不得包藏瑕疵:瑕疵是指一时的缺陷,譬喻我们起心动念中都有一些贪、瞋、痴、高慢的烦恼。修行人的身业、口业可能有...
善良,简单来讲,即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祖师大德总是苦口婆心劝人老实念佛。这句看似简单,实则深妙的箴言,人人道得,却未必人人行得。然而,行人若不能老...
2017年,是我先生家族最不幸的一年。特别是他弟弟的突然离世,对他的打击很大,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萎靡不振,情绪低落...
《葛藤集》中说南岳怀让见马祖一心一意地想坐禅成佛,于是就拿了一块瓦片在马祖面前磨,马祖大惑不解地问:师父,您...贫穷布施难。然而,佛陀告诉我们不用财物也能布施。称无财七施: 一:和颜施。对待一切人我们要和颜悦色,笑脸相待...
一般人只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贵,而不知道一切众生的生命可贵,更不知道慧命更为可贵!也就是说,只知道屠刀能杀害生命...
无分别智究竟
【法相辞典】
【无分别智究竟】 p1082
上篇:无明依七事起 | 下篇:无漏道有二种 |
【观相】 p1468 瑜伽十一卷二十二页云:云何观相?谓闻思修慧所思惟诸法相。 二解 瑜伽三十一卷八页云:云何观相?...
犯罪因缘
极七返
真济
小乘经
智命
带刀卧
袈裟变白
隆琦
梵天择地法
四大
禅和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既仗佛力又仗人力,决不会走错路的

念佛法门一定要调伏现前烦恼

善良不可以坚硬
老实念佛的人是什么样的

运用佛法的慈悲智慧来处理婆媳关系

她不知佛,但一举一动却离佛很近
贫穷的人有七种布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