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一百卷一页云:遍知犯罪因缘者:谓或贪因缘,或瞋因缘,或痴因缘,毁犯众罪。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人名)梵名Uttara,又作嗢怛罗、郁多罗、温呾罗。译曰上,南印度珠利耶国人。西域记十、珠利耶国条,谓提婆尝闻师...【四清净法】 p0443 摄论二卷九页云:何等名为四清净法?一者、自性清净。谓真如、空、实际、无相、胜义、法界。二...全一卷。唐代一行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之初列举虚空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与宿曜有关之诸尊印明及...意谓虽为鹿形,然能办道,有如人类。反之,虽为人身,以不能办道,有如鹿类,则贬称为人头鹿。出曜经卷十四以此事迹...(一)指满业所招感之果报。宗镜录卷五十(大四八·七一一下):“前六识,名为满果,有一分善恶别报来满故。”[俱舍...(术语)经中一部之序之部分也。【又】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第一品,先现六瑞,而起众疑,因众之疑而使弥勒向文殊问其...相对于外形,故称内心。正法念处经卷二(大一七·七下):“内心思惟,随顺正法。” p1233...(譬喻)白云端禅师偈中之譬喻也。洪觉范林间录曰:白云端禅师作蝇子透窗偈曰: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难,忽...指散碎之香。即不成丸粒状之粉末香,乃密教修护摩法时所用供物之一。散,表示微细之烦恼,于行法时,投诸炉中,烧以...(杂语)烦恼如种子,烦恼所生之苦报如果实,因而断烦恼曰子断。止观辅行六曰:言子断者,诸阿罗汉,已断烦恼,诸结...【因相应法】 p0592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因相应法云何?谓一切心心所法。 二解 发智论十三卷二十一页云:...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问: 我最近一个朋友介绍虚云老和尚方便开示,其中说:初发心的同参要向古人学习,一心观照自己,行住坐卧,二六时...
【若能志心归敬及瞻礼赞叹。香华衣服。种种珍宝。或复饮食。如是奉事者。未来百千万亿劫中。常在诸天。受胜妙乐。若...一、乐者不言 言者不乐 谈山林之乐者,未心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谈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注释] 趣:味。李...阿拉伯有位甲生意人,他有一匹非常健壮的马,一天当中,这匹马可以来回跑上千里,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因此主人非常爱...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说无...假如你家的房子着火了,你是先救火,还是放着燃烧的房子不管,去追究引火者的责任呢?显然,我们应当先救火,等到火...莲池大师曰: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优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胜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万遍,则见...
言恶作者,恶所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此即于果假立因名。先恶所作业,后方追悔,故悔先不作,亦恶作摄。如追悔...
犯罪因缘
【法相辞典】
【犯罪因缘】 p0522
上篇:犯制立 | 下篇:犯罪等起 |
(名数)即八戒也。...
嗢呾罗
四清净法
宿曜仪轨
鹿头人
满果
序品
内心
钻纸蝇
散香
子断
因相应法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怎样修行才不被外境所转

如是奉事者,未来常在诸天受胜妙乐
洪应明《菜根谭》下集
一匹马带来的慈悲与忏悔

一念净信即得往生
如何息灭心中火
念阿弥陀佛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