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又作极七有,极七生。预流之圣者,不断修惑者。于欲界之人与天,七返往来受生中,必圣道成就,证罗汉果,故谓之极七返。此七往来中,于人中有七度之中有,七度之生有,于天中有七度之中有,七度之生有。合有二十八生,而七之数同,故略云极七生。犹言七处善,七叶树。但云二十八生者,除最初得道之身,盖若于人趣得预流果者,七生天上,有七之中有与生有,又七生人中,有七中有,七生有,于其最后之人中生有入于涅槃,又于天趣得预流果者,下生于人,有七中有,七生有。上生于天,有七中有,七生有,于其最后之天上入于涅槃。故知除最初得道之身也。若取之,则为二十九生。问:何故限于七生而无第八生?答曰:是以身之相续限于七生而所有之圣道成就故也。圣道之力,法尔而然,犹如七步蛇,第四日疟。而此极七生乃言预流果之最钝根者,至其利根者,有一生而直证阿罗汉果者。俱舍论二十三曰:“颂曰:未断修断失,住果极七返。论曰:诸住果者,于一切地修所断失都未断时,名为预流生极七返。七返言显七往返生,是人天中各七生义,极言为显受生最多,非诸预流皆往七返故。(中略)彼从此后别于人中极多,结七中有生有,天中亦然,总二十八。皆七等故说极七生,如七处善,及七叶树。(中略)若于人趣得预流果,彼还人趣得般涅槃。于天趣得,还于天趣。何缘彼无受第八有?相续齐此,必成熟故。圣道种类,法应如是,如七步蛇,第四日疟。”十住论曰:“初果圣者,睡眠懒惰,不至二十九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一)佛菩萨之尊称。佛、菩萨能医治众生之心病,故以良医为喻,而尊称为医王。盖凡夫自无始以来,因烦恼之故,沉沦于...【爱结】 p1200 杂集论六卷十六页云:爱结者:谓三界贪。爱结所系故;不厌三界。由不厌故;广行不善,不行诸善。由...应作四句。有堕僧宝摄非得僧和敬。谓正学勤策勤策女邬波索迦等。已得见谛。于未来果。已能现观。有得僧和敬非堕僧宝...子题:止持戒 戒本疏·持犯方轨:“所言止者,方便正念,护本所受,禁防身口,不造诸恶,目之为止。止而无违,戒体...(术语)无余残无余蕴也。谓事理之至极也。如无余涅槃,无余说,无余修等。...指塔之“平头”上重重之轮盘形建筑。略称露盘。又作盘盖、槃盖、轮盖、相轮。露盘中心以竿贯穿,此竿又称轮竿、心柱...(术语)具名一乘显性教。圭峰所立五教之一。...犹如木偶之律僧。贬称谨守戒律而不知活用之持律者。 p1471...(术语)三国佛教略史曰:现时支那之佛教,大别二派:一黄衣派,即喇嘛也。一青衣派,即旧来之诸教也。(中略)青衣...【理门义】 p1036 瑜伽六十四卷四页云:理门义者:谓于彼彼无颠倒性,如其实性,离颠倒性。...(术语)与贪相应及贪所系属之心也。不与贪相应之余善心及无覆心,名为离贪心。见俱舍论二十六。...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诸位吉祥。我们今天道场白华庵,跟大家说的法器,叫做锡杖。 一说这个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形象上的概念。但是在世...
三善十一者:言无贪者,于有、有具,无著为性。对治贪著,作善为业。言有有具者,上一有字即三有之果,有具即三有之...过去,在罗阅只国外五百里处有一座山,山中住着一户人家,男女老少共有一百二十二人。他们以打猎为生,过着穿皮吃肉...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道:你是大器,至今终能成就,从今以后,天下人莫能奈你何,你...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见诸老病及生产妇女。若一念间。具大慈心。布施医药饮食卧具。使令安乐。...【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 春秋时代的大夫看见人的言语动作,推测他的...
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佛土,菩萨人天志趣不广,不能遍至十方...
大智律师简介 大智律师,即宋代灵芝元照大律师,他是南山宗的祖师,余杭人。最初依止东藏慧鉴律师专学戒律,后来依...
极七返
【佛学大辞典】
上篇:瑜遮那讲堂 | 下篇:极十岁 |
又作大力住持、大力无明。即根本无明。根本无明具有大力,能生起一切枝末之染法,而为大地万物之所依住,故称大力住...
医王
爱结
一切堕僧宝摄。皆得僧和敬耶
止持
无余
承露盘
显性教
木律僧
青衣派
理门义
有贪心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锡杖的表法含义

用无贪来对治贪著
慈心不杀 世世无患

处理杂务也是修行

具大慈心布施,如是福利最不思议
人在福祸快要来时,观察他的举动,决定能事先知道

发心不广大,就无法供养十方诸佛如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