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梵语 svāhā。乃真言、陀罗尼结句之语。又作僧婆诃、塞嚩诃、沙婆诃、莎缚诃、萨婆诃、娑婆诃、娑嚩诃、娑嚩贺、莎...(杂语)Budddhavāca,译曰佛说。观经嘉祥疏曰:佛陀此云觉,槃遮此云说,即佛说也。...佛云: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 佛云:念行大慈,安立众生。 佛云:...即一般、共通之义。“别途”之对称。一般佛教共通之义理教说,称为通途教义;若限于特定宗派,则称为别途教义。别途...由五恶(杀、盗、淫、妄、酒)而招感的五种苦果。...梵名 Kaundinya,巴利名 Kondaa。佛陀于鹿苑初转法轮时所度五比丘之一,乃佛陀最初之弟子。又称阿若憍陈如、阿若拘...(术语)尊中之至极,称佛。无量寿经上曰:愿我功慧力,等此最胜尊。...指回心教、直进教二种。又作回心直进。乃华严五教之第二始教中之区别。为渐悟之机而施设者,称回心教;为顿悟之机而...(譬喻)眼耳等六根譬以六窗,心识譬以一猕猴。是一识外道之邪计也。行事钞下四曰:一识外道,如一室六扃,猕猴遍历...指涅槃之妙乐。第一义,即究竟、穷极、最高之真理、最高之境地。涅槃为一切烦恼灾患永尽之境地,超脱生死之苦难而住...何等善法真如?谓无我性,亦名空性无相实际胜义法界...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包容别人不容易,需要有耐心,因为当我们受到打击或是批评时,往往会觉得岂有此理而愤愤不平。如果对方还是你的亲人...
有严。俗姓胡,台州临海人(今浙江临海镇),六岁时,皈依灵鹫寺的从法师。十四岁受具足戒,前往东山承天寺,学法于...
那么这里我们来看看一心不乱这四个字,这个众多的解释非常多,一心不乱,怎么谈?一心和不乱它的表述的是是样的一种...一般我们厌离娑婆,要观照这个世间的苦、空、无常、无我,包括把他人的痛苦也观照为自己的痛苦才能生出厌离心。可能...
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阿缚卢枳多湿伐罗。汉译观自在,指菩萨观有不住有,观空不住空,闻名不住于名,见相不惑于相,心...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于在家人,更为要紧。以在家人,各有职业,不易参研宗教等法。唯此念佛一法,最为契理契机。老...从前有个国王,每天从早到晚,满脑子盘算的都是钱财女色,丝毫不理会百姓的疾苦。他特别怕死,偏偏死这念头,又总是...
我们生活在这个娑婆世界,在五浊恶世中还能遇到佛法。有时候想到这些,我们佛弟子还觉得很自豪,以为释迦牟尼佛说了...
有相唯识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有相唯识】陈那对唯识理论,于‘四分说’中是三分家,即于相、见分之外,另立自证分,且主张相分实有,相、见二分俱为实种子所生,即所谓‘相见异种’,故后人称之为‘有相唯识’。
上篇:有所缘 | 下篇:有根身 |
【识句义】 p1433 入阿毗达磨论下十三页云:识句义者:谓总了别色等境事,故名为识。卽于色等六种境中,由眼等根,...
苏婆诃
佛陀槃遮
通说
通途
五痛
憍陈如
最胜尊
回心直进
六窗一猿
第一义乐
善法真如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要包容不要包庇

有严大师示「净土易生」之理

「一心不乱」应该怎么解释
睡在棺材里的人

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佛法真利益多被极庸愚人得
贿赂阎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