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祖佛陀难提者。迦摩罗国人也。姓瞿昙氏。顶有肉髻。辨捷无碍。初遇婆须密尊者出家受教。既而领徒。行化至提迦国城毗舍罗家。见其舍有白光上腾。谓徒众曰。此家圣人口无言说。真大乘器。不行四衢知触秽耳。言讫长者出致礼问。何所须祖曰。我求侍者。曰我有一子。名伏祖驮密多。年已五十口未曾言足未曾履。曰。如汝所说真吾弟子。祖既见之。遽起礼拜而说偈曰。父母非我亲。谁是最亲者。诸佛非我道。谁是最道者。祖以偈答曰。汝言与心亲。父母非可比。汝行与道合诸佛心即是。外求有相佛。与汝不相似。欲识汝本心。非合亦非离。伏驮密多闻祖妙偈。便行七步。祖曰。此子昔曾值佛悲愿广大。虑父母爱情难舍。故不言不履耳。时长者遂舍令出家。祖寻授具戒。复告之曰。我今以如来正法眼藏传嘱于汝。勿令断绝。乃说偈曰。虚空无内外。心法亦如此。若了虚空故。是达真如理。密多承师传嘱。以偈赞曰。我师禅祖中。当得为第八。法化众无量。悉获阿罗汉。尔时尊者佛陀难提。即现神变。却复本坐。俨然寂灭。众兴宝塔葬其全身。即景王十年丙寅岁也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术语)大慈大悲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招感福报的业因,亦即布施、持戒等之善根功德。...应众生之机缘而现身。金光明经说: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于我国,指儒教、道教、佛教。于日本,则指神教、儒教、佛教。 p1233...【粗重二十种】 p1474 显扬十九卷三页云:麁重有二十种者:一、性执麁重。二、性烦恼麁重。三、性业麁重。四、烦恼...(杂语)精明真如之性也。楞严经十曰:唯一精真。...(杂语)Nadii,译言河,或江。又河名。法华文句曰:那提,此翻河亦江。慧琳音义二十曰:那提河名。西域记八曰:捺...【迷集有八随眠】 p0943 瑜伽五十八卷十二页云:云何迷集有八随眠?谓诸沙门、若婆罗门、谤因邪见。又有沙门若...(明王)译曰不动。出于大日经疏四。...亦名:不见举并解羯磨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不见举并解者,戒见等四,佛法大纲。反言不见,深乖至理。且信为道源...(物名)十八物之一。梵语,吃弃罗Khakkhara,译为锡杖,声杖,呜杖。锡者,取振时作锡之声。又有智杖,德杖之德名...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我们古人都很相信这个道理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有个公案,说唐代有位宰相,叫韩滉之。宰相府都会有一些随从的官员吏...
在这个世间上,这些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那是太多了。大家看古往今来的往生传,特别是那些愚夫愚妇,他什么都不懂,什...
我们修行的人,首要目的是了生脱死。那么何谓生死?生死的根本是什么?又如何了脱呢?这都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楞...很多人以为修学佛法就要过极端艰苦的生活,认为赚钱和学佛存在着冲突和矛盾。其实,这种想法不切实际,钱财是世间宝...
关于吃素有违缘的问题,有人说:如果坚决不吃肉使父母生气不满的话,这是不孝,学佛人应该恒顺众生,客观条件不允许...
海青,《佛光大辞典》解释得非常全面,对于我们增广见闻很有好处,今引用如下: 乃宽袍大袖之唐装,为我国佛门缁素...
问: 既然娑婆世界是虚幻的,那为什么还要认认真真对待周边人,行孝、关爱、礼敬呢?这些怎么圆融? 大安法师答: ...
蠲(juān,免除)租就是免除租金,就考取了功名。这是华亭有个读书人华亭是今江苏松江县一带,李登瀛,士就是读书...
第八祖佛陀难提《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第七祖婆须密《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第九祖伏驮密多《佛祖历代通载》 |
佛陀具足三达之智,于古往今来无不通晓,其所说经典众多,以虚空为量,佛智之弘深,以自然无造为本,然佛经中所演不...
大慈悲
福因
应现
内外三教
粗重二十种
精真
那提
迷集有八随眠
阿者丽
不见举法并解
锡杖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太多了

为什么古来有些祖师能把腿一盘,要走就走要来就来
学佛与赚钱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不要错解「恒顺众生」

皈依后在家人就可以穿海青了吗

娑婆是虚幻的,为何还要行孝关爱礼敬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