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祖婆须密者。北天竺国人也。姓颇罗堕。常服净衣执酒器游行里闬。或吟或啸。人谓之狂。及遇弥遮迦尊者宣如来往志。自惺前缘投器。出家授法。行化至迦摩罗国。广兴佛事。于法座前忽有一智者。自称我名佛陀难提。今与师论义。师曰。仁者论即不义。义即不论。若拟论义终非义论。难提知师义胜。心即钦伏曰。我愿求道沾甘露味。尊者遂与剃度而授具戒。复告之曰。如来正法眼藏我今传汝。汝常护持。乃说偈曰。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尊者即入慈心三昧。时梵王帝释及诸天众。俱来作礼而说偈言。贤劫众圣祖。而当第七位。尊者哀念我。请为宣佛地。尊者从三昧起。示众云。我所得法而非有故。若识佛地离有无故。说此语已。还入三昧示涅槃相。难提即于本座起七宝塔以葬全身。即定王十七年辛未岁也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职位)丛林谓侍祖塔之真影者云侍真,即塔主也。真者祖师之形像。见象器笺六。...【忍位】 p0709 成唯识论九卷六页云: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既无实...亦名:不摄耳听法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不摄耳听法戒七十三。凡解不孤起,要藉说听。方能开晓心...(人名)其先康居人,世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贾移交趾。僧会少丧二亲,入道励行,深达三藏。时吴初染佛法。以大化未全...密教对须弥山的称呼。...(术语)佛像殿堂香花幡盖等佛物也。经卷纸笔箱函巾帊等,法物也。僧房田园等常住僧物,衣钵谷菜等现前僧物,僧物也...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修行完满之相。如尸毗王代鸽割肉饲鹰,为布施之满相;普明王持不妄语戒...(术语)弥陀如来立四十八愿而成极乐,以救一切众生。见无量寿经上。...【死生智】 p0618 瑜伽六十九卷十二页云:若诸有情好恶色等种种差别,从彼别别有情众没,于此别别有情众生;说...【大悲】 p0238 瑜伽四十四卷十四页云:又诸菩萨、于大苦蕴,缘十九苦,发起大悲。何等名为十九种苦?一、愚痴异熟...【优波毱多】 或名优波掘多,此云大护。或云笈(其劫切)多。佛灭百年出,得无学果。西域记云:乌波毱多,唐言...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二入】 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著手,觅求真本,入佛知见;行入是由实践著手,实践修心,磨炼意志。 【二力】...
初发心的人,用功怕妄想;久坐的人怕昏沉。我说你们这一种人,不能用功,了生死没有你的份。何以呢?因为,你们不知......
净土法门,是以信愿行三资粮作为往生的条件。这三者是钩锁相连的关系,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由信启愿,由愿导行,...
【原文】: 天地万物。皆有始终。有形象。有方隅。有分剂。唯心识无始终形象方隅分剂。故曰觅心了不可得。心了不可...
有一天,佛陀行经一个村庄,一些前去找他的人对他说话很不客气,甚至口出秽言。 佛陀站在那里仔细地、 静静地听着,...
参禅用功这一法,古来都是在丛林大众会下行持。所以古来开悟的人,都是在丛林下禅堂里开悟的比较多。譬如近代云居山...
观世音菩萨之所以如此被我们尊敬,是有其原因的。这是因为观世音菩萨具有无量的功德。现在分别说明一下。 一、观世...
第七祖婆须密《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第六祖弥遮迦《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第八祖佛陀难提《佛祖历代通载》 |
(术语)Pitaka,又作比摘迦。译曰藏。三藏之藏,即库藏之义也。求法高僧传下曰:必棏家,是藏。开宗记一本曰:梵曰...
侍真
忍位
恐举先言戒制意
康僧会
八叶莲花
三宝物
六度满相
弥陀本愿
死生智
大悲
优波毱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佛学常见辞汇(二画)

离了妄想,你在什么地方
肉类毒素直观图示

凡有愿者,终必能满

大智慧人,深悟唯心,必勤念佛

不做别人嘴巴的奴隶

在大众共同熏修,就能得到他们的加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