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齐玉(以避时讳暂改齐璧)霅川人。尚书莫公支子也。法号慧觉。早亲释学。日记数千言。始参祥符神智。后依慧辩。一日赴僧次逊辞之。或问其故。答曰诚不欲五千之利而丧一日之功。慈辩得通相三观之旨。秘不肯说。而屡扣不已。乃于密室跪炉以授。初出居苕溪宝藏。每于岁终大兴净业之社。迁横山立丈六像。率道俗修行。中夜告众曰。我辈未念佛时。心随尘境作诸不善。犯一吉罗尚受九百千岁地狱之苦。况犯篇聚重罪乎(五篇七聚)今若念佛则可一念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况又父母生我令我出家。理当度脱以报重恩。今若破戒坠陷。则父母岂不失望。大众闻之无不倾诚忏悔举身自扑至损额失声者(此虽劝修尊行。正用扶律谈常为被末代之意)宣和六年。迁居上竺。先是慈辩之去。继之者或不振。学徒谋曰。得玉公乃兴。郡守翁彦国闻之乃具礼以迎。讲道敷化不异慈辩。尝中夜顶像行道。一僧失规责之曰。汝无知乃畜生耳。已而悔曰。彼虽不肖。骂为畜生有瑫三宝。自是三年对佛悔过。岁大旱井竭。师运心密祷。梦水出西坡。旦掘之清流涌出。因名梦泉。建炎元年秋。谓首座修慧曰。吾床前多宝塔现。慧曰。和上流通法华之瑞证也。师曰。所愿见阿弥陀佛耳。即集众念佛。顷之举首加敬曰。佛已来接也。端坐合掌而化。葬于山西草堂之侧。谥妙辩。塔曰慧寂。门弟传教者。密印大师。修慧等二十人。所著普贤行法经疏。及自释疏。祖源记。无量义经疏。杂珠记(释孤山所造疏)安般守意法门。尊胜忏法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受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于所受用生果流转,二与爱作缘。...又作开光明、开光、开眼、开明。开佛眼目时所行之仪式。即新佛像、佛画完成,而欲置于佛堂时,所举行替佛像开眼之仪...(行事)又曰无遮大会。不择贵贱上下。会一切之人而以物施与之也。约五年行一度。维摩经菩萨品曰:我昔自于父舍设大...【不共陀罗尼义】 p0338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三页云: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唯愿世尊、为诸菩萨略说契经调伏本母不共...据菩萨地持经卷八载,菩萨有七种大,即:(一)法大,法,即诸佛所说之法。指菩萨能受持十二部经之法,为最上最大。(...指修习梵行的大众,即僧侣。...(故事)此事僧传不载。惟传灯录二十七曰:僧肇法师遭秦主难,临就刑说偈曰: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凡十四卷。清代黄任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鼓山在福建福州东郊,南临闽江,东望海湾,风景秀丽。唐代灵峤...指付嘱传法。又作附法、付衣、传衣、传法。即择人授法,令教法维持传承,付嘱护持之。次第传法授人,称为付法相承。...(杂语)智度论卷十曰:智慧人有二分,沙门婆罗门,出家名沙门,在家名婆罗门。余人心存世乐,是故不说。婆罗门多学...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其性皆空,没有差别。...大方广佛华严经...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耶ye 2)南na 无mo 阿a 唎li 耶ye 3)婆po 廬lu 羯jie 帝di 烁shu...
开始用禅宗的功夫,有几样道理是必须要明白的。修行人对人生的问题要有一个基本的理解,有三点必须要提: 无常 第一...
问: 您曾于鼓山法界学苑依止慈舟老法师学习《华严经》五年,请您谈谈华严宗与净土宗的修学关系。 梦参老和尚答: ...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不与取。即是施与一切众生无惊无怖。无有热恼。亦无扰动。于自所得如法财利喜...一、叙起 财富,包括一切动产不动产,国有的和私有的;日常生活所需,以及金银宝玉等都是。我现在所要讲的,不是什...楞严经上讲,天有三十三层,越往上,天人的欲望越轻!兜率天,天人男女一笑而满足淫欲!而淫欲重的,分别堕落成鬼、...问: 我在生活中,以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自警,佛号不断,但就是不能入定,怎样才可以入定呢? 大安法师答:...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前面是一个修行的因地,我们透过无常,透过无我,观照生灭法,外调,对...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这个愿跟前面的寿命无量愿是有关系的。因为我们讲到正报,当...
法师齐玉《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择卿《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蕴慈《佛祖统纪》 |
禅法要解经、达磨多罗禅经、坐禅三昧法门经、五门禅经要用法、禅要经。...
受
开眼供养
大施会
不共陀罗尼义
七种大
梵众
僧肇临刑说偈
鼓山志
付法
沙门婆罗门相违
万法一如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大藏经】大悲咒注音版

接纳无常、无我和苦,始是大人用心

佛国之土本无秽无净,只因众生心分别故

生意财源不顺是何因
印顺法师《财富的积聚与消散》
要想贵,先戒淫
念佛怎样才可以入定呢

关掉生死业力的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