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三页云: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唯愿世尊、为诸菩萨略说契经调伏本母不共外道陀罗尼义。由此不共陀罗尼义,令诸菩萨、得入如来所说诸法、甚深密意。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善男子!汝今谛听,吾当为汝略说不共陀罗尼义。令诸菩萨、于我所说密意言词,能善悟入。善男子!若杂染法,若清净法,我说一切皆无作用;亦都无有补特伽罗。以一切种、离所为故;非杂染法、先染后净,非清净法、后净先染。凡夫异生,于麁重身,执着诸法补特伽罗自性差别随眠妄见以为缘故;计我我所。由此妄谓我见、我闻、我嗅、我嘗、我触、我知、我食、我作、我染、我净;如是等类邪加行转。若有如实知如是者;便能永断麁重之身;获得一切烦恼不住,最极清净,离诸戏论,无为依止,无有加行。善男子!当知是名略说不共陀罗尼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诸法真实之义有四种:一世流布真实义,世间之法,悉同其名,众生见地即言是地,见火即言是火,终不言是水是...(名数)大地法中作意之心所,别为三种:一、自相作意,与观法自相之智慧相应而起之作意心所也。二、共相作意,与观...修行佛道之十种障碍。即:欲、忧愁、饥渴、爱、睡眠、怖畏、疑、含毒、利养、高慢。语出大智度论卷五。又华严经卷四...(1032~1098)宋代僧。江西浮梁人,俗姓林。号佛印,故又称佛印了元。字觉老。二岁学论语,长从宝积寺日用出家,受...【现量】 p0951 瑜伽十五巻八页云:现量者:谓有三种。一、非不现见,二、非已思应思,三、错乱境界。如彼巻八页至...梵名 Sapta-parna-guhā。音译作萨多般那求诃。又作七叶树窟、七叶树林石室、刹帝山窟、车帝石室、七叶穴、七叶岩...(名数)唯识枢要上本曰:六十二种有情颂曰:五四三三四,三二及三七,十九四四一,故有情名诸。释之曰:一、五趣为...(术语)不生不灭之无为曰理性,则生灭之有为法曰事相。...(人名)Upāli,又作优婆利,邬波离,优波离,忧波利。译曰近取,近执。罗汉名。悉达太子执事之人。是本行集经五十...(书名)具名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二卷,唐不空译。解释密部之理趣经。...天子魔的简称,即欲界第六天魔王波旬,他有无数眷属,时常障碍佛道。...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楞严经五十阴魔章...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
佛讲一切法无相,尤其在《金刚经》中,明确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心经》也讲诸法空相。既然强调...阿拉伯有位甲生意人,他有一匹非常健壮的马,一天当中,这匹马可以来回跑上千里,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因此主人非常爱...
藏教的思想认为,现象界的这些差别主要是业力。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个业有两种:一个是思业,一个是思已业。...
美国有一个医生一个心理医生,他写一个报告叫作《前世今生》很多人看过。 他其中讲出一个个案,他的一个病患叫凯瑟...
一、 这一次所要讲的,是这里几位学生的意思要我来讲关于写字的方法。 我想写字这一回事,是在家人的事,出家人讲究...居士意为家长、家主、长者、或有财产、或居家之士。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阶级毗舍族的富翁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而言。但...沩山灵佑的故事,有一次他的弟子石霜楚圆正在筛米,被灵佑禅师看见了说:这是施主的东西,不要抛散了。 我并没有抛...
我们要想出苦,不是空间处所的改变,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离。心上迷惑了,贪著、攀缘、妄想执著这一切事物,在这一...
不共陀罗尼义
【法相辞典】
【不共陀罗尼义】 p0338
上篇:不可思议理门 | 下篇:不动法补特伽罗 |
声闻乘法,不出四谛。四谛又名四圣谛、四真谛,为圣者所见之真理也。一苦谛、二集谛、三灭谛、四道谛。谛者真实不虚...
真实义
三种作意
十魔
了元
现量
七叶窟
六十二种有情
事相
优婆离
理趣释
天魔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不要老挂起那讨债的面孔
一匹马带来的慈悲与忏悔

三种情形来判定业的轻重

对过去认命,对未来积极

弘一大师开示写字的方法
什么是居士
一粒习气之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