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Upāli,又作优婆利,邬波离,优波离,忧波利。译曰近取,近执。罗汉名。悉达太子执事之人。是本行集经五十三优波离因缘品所说。持律第一之比丘。更有一人,本为尼犍外道之弟子,是中阿含经三十二优婆离经所说。注维摩经三曰:“肇曰:优婆离,秦言上首,弟子中持律第一也。”二十唯识述记下曰: “邬波离者,此云近执,亲近于王,执王事也,如世说言朝延执事。”弥勒上生经疏下曰:“优波离,此云近执,佛为太子,彼为大臣。亲近太子,执事之臣,古人云佛家人,非也。”净名疏五曰:“优波离,此云上首,有翻化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六三昧之一。灭尽定之异名。都灭一切识心而离所缘之禅定也。法华经嘉祥疏十二曰:无缘三昧即灭...发问之五种原因。即基于不解、疑惑、试验、轻触、欲利乐有情等原因而问。[瑜伽师地论释] p1184...(名数)大日经一曰:又现执金刚普贤莲华手菩萨等像貌,普于十方宣说真言道清净句法。同疏曰:执金刚对金刚智慧门降...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有情世间就是众生;器世间就是国土。...(术语)与延寿,延命同。延长其命也。观念法门一曰:蒙佛与圣众常来护念,既蒙护念,即得延年转寿长命安乐。旧译之...【出离】 p0481 瑜伽十一卷十四页云:能超恚等诸过失故;名为出离。 二解 瑜伽七十卷十一页云:由二因缘,名为出离...僧侣留住一处,称为留锡。盖僧侣于行脚时,多携锡杖,故留锡即有逗留、停滞之意味。又解制之后,尚行安居,亦称留锡...【有见无见差别】 p0553 瑜伽六十五卷九页云:复次由五种相,建立有见诸法差别。何等为五?谓显色故,形色故,...“分别事识薰习”之对称。大乘起信论所说四薰习之一的净法薰习中,分为妄心薰习与真如薰习二者,其中,妄心薰习又分...(人名)后魏沙门法果,戒行精至,太祖征为沙门统,太宗崇信弥深,永兴中前后加辅国宜城子忠信侯及安城侯,俗官加僧...【黑白法】 p1181 法蕴足论七卷十四页云:云何黑白法?谓不善法名黑,善法名白;有罪法名黑,无罪法名白;不应修法...(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问: 弟子听您讲经已经几年的时间了,在您的教导中越来越向往西方极乐世界。您一直强调信愿的重要性,说信心不足愿...
猛兽、毒蛇、蝗虫之类,均由人心凶恶,故致伤人。若向彼念佛,及教一切人各念佛,彼当自去,岂杀之而能为民除害乎?...
禅宗没有什么语言,他的问话就是实际,问在答处,答在问处,其他的宗可不是这样弄。这历朝历代的禅宗善知识,他们都...问: 如何得清净心? 梦参老和尚答: 这个问我清净心。咱们就举这个念佛例子吧!当你念佛的时候,当你正念阿弥陀佛...兜率说法 观缘下生 圣善慧菩萨功行圆满,住兜率天内院,为诸天说法,观众生缘、生时、地点、国家、父母五缘成熟,...出世 佛法说有世间,出世间,可是很多人误会了,以为世间就是我们住的那个世界,出世间就是到另外什么地方去,这是...
禅宗里有则机锋逼人的公案: 洞山因僧问:寒暑到来时,如何回避?师曰:何不向无寒无暑处去?曰:如何是无寒无暑处?师...
《心经》这部经文宣扬空性和般若,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也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作为般...
优婆离
【佛学大辞典】
上篇:优毕舍 | 下篇:持律第一 |
【近补特伽罗】 p0821 瑜伽二十一卷十四页云:云何名近补特伽罗?谓有如是补特伽罗,由时近故;去涅槃近。或有...
无缘三昧
五种问
大日所现三菩萨
二种世间
延年
出离
留锡
有见无见差别
意薰习
法果
黑白法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百喻经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具足了信愿

同念佛号,猛兽害虫彼必远去

不管哪一宗都要见性,不见性你弄的还是生灭
如何得清净心
认识释迦牟尼佛(图)
「出世」与「一切皆空」的含义

生死随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