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佛道之十种障碍。即:欲、忧愁、饥渴、爱、睡眠、怖畏、疑、含毒、利养、高慢。语出大智度论卷五。又华严经卷四十二亦载有十种魔,即:五阴魔、烦恼魔、业魔、心魔、死魔、天魔、失善根魔、三昧魔(著于所得禅定为魔)、善知识魔(悭吝于法为魔)、不知菩提正法魔。 p50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saptavijāna-sthitayah。有情依果报受生三界,其识所爱乐、止住之处有七,又作七识处、七识止处、七神识止处...又作金刚弟子、金刚资。指修行金刚乘者,亦即指修行真言密教之佛弟子。或指真言密教之修行者,蒙受灌顶,并受金刚名...(术语)起信论所说三心之一。欲拔一切众生之苦者也。论曰: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全一卷。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又称寂照三摩地经、寂照神变经。本经相当于西藏译本三部中之初部。系佛陀...(术语)实智无缘,则实相无相,于智有缘,不如于实体,则非实智。于相有相,非实智之境,则非实相也。往生论注下曰...(?~1153)宋代四川遂宁人。字济川。曾任给事、知事等官。壮年时,参学于佛眼清远座下,并嗣其法。复参谒大慧宗杲...(天名)Bhairava,自在天之一形,陪胪破阵曲为舞乐,唐招提寺之陪胪会奏之,称其蹈舞之际所走之方云陪胪走。参照陪...【所缘缘】 p0736 瑜伽五十二卷一页云:云何所缘缘?谓五识身,以色等五境,如其次第,为所缘缘。若意识,以一...(术语)一切诸法,分色心二法,有质碍为色法,无质碍而有缘虑之用,或为缘起诸法之根本者为心法。此心法,显密二教...阐提是无善根不能成佛的人,而救世阐提却是指慈悲无限,专做济度众生的大事业,不为自身成佛著想的大菩萨,这种大菩...除一切恶趣,梵名 Sarvāpāyajahah。又作破恶趣菩萨、舍恶道菩萨。略称除恶趣菩萨。为密教胎藏界现图曼荼罗除盖障...维摩诘所说经...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
如果我们不能深知五浊恶世很难出离,就会在心里打妄想:是否还有其他的奇妙之法可以离开五浊恶世?如此一来,就对念...问: 佛教里有三净肉可不可以吃? 如瑞法师答: 那是佛的一种方便,因为有人做不到不吃肉,所以就开个方便。吃肉不...
参禅人,要知以禅为道,办道即参禅是也。此一大法,尘世街廛不能办,因人事纷繁,日无静处,夜无静声,正兴此法反;...
佛陀在《阿弥陀经》里面明显提出来:我们怎么去观察极乐世界的六大安乐。当然极乐世界,它也不是为安乐而设计的,它...
我们刚开始叫做善念,一般人叫善念,从善念要提升到一种愿力。因为你善念是不决定的,善念有时候会受情绪的影响,有...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
我们念佛的时候,应放下一切,眼睛观佛、耳朵听佛号、鼻嗅佛之功德香、口念佛号、身体礼佛、意念敬佛,六根都收拢起...《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记载: 世尊于逝多林时,见地不净,便执帚欲扫园林。时舍利弗、大目犍连、大迦叶、...
十魔
【佛光大辞典】
上篇:十缠 | 下篇:卜羯娑 |
(术语)天台真言两宗立草木成佛之义。天台于台宗二百题七有草木成佛之论目。依法华经诸法实相,涅槃经佛性体遍之教...
七识住
金刚佛子
大悲心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
实相无相
冯楫
陪胪
所缘缘
心法
救世阐提
除一切恶趣菩萨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死尽偷心 宝此一行 当生往生
三净肉可以吃吗

任在一切处办道十年,不如丛林办道一日

极乐世界解脱的功德

这种善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一个让家庭财富事业统统改变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