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一切恶趣,梵名 Sarvāpāyajahah。又作破恶趣菩萨、舍恶道菩萨。略称除恶趣菩萨。为密教胎藏界现图曼荼罗除盖障院九尊中,东面第二位。又为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中,东面第三位。以能舍一切恶趣,故称之。密号于胎藏界为除障金刚,金刚界称普救金刚、智满金刚。其形像于胎藏界曼荼罗中,身呈白黄色,左手屈至胸前,手掌上仰,拇指、中指相捻,余指伸直,右手向外垂,五指微屈,趺坐于赤莲上;于金刚界曼荼罗,左拳覆于腰上,右手执莲花,花上有一梵箧。依大日经密印品之载,此尊之真言为:归命阿弊达罗儜(abhyud-dharani,举)萨埵驮敦(sattva dhātuj,众生界)莎诃(svāhā),意即引举一切众生界出于恶趣。[大日经疏卷十三、贤劫十六尊轨、胎藏四部仪轨] p433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子题:鱼肉时食为废教、涅槃制断不听弟子食肉、食肉断大慈种、楞伽云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鱼肉僧祇急制、学戒者多不...谓一道清净无为之心。又作如实一道心、如实知自心、空性无境心、一如本净心。即远离各种造作、有为无为等各种别执,...【遮文茶】 旧云嫉妒女。又曰怒神,即役使鬼也。...佛只以一种声音来向各类众生宣说教法。维摩经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梵语 pratītyasamutpanna-dharma,巴利语 paticcasamuppanna-dhamma。指由缘而生者,或谓其理法。杂阿含经卷十二(...指光大明融。即谓佛法之光辉能够融和一切,阐扬正法,而将邪见者融和摄取于其光明之中。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杂名)禅林之称。首座之异名。为僧堂座位之元首也。...即昏昧之城,乃凡夫所栖止之处。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大五四·二○四下):“引四生于火宅,拔三有于昏城。” p329...菩提心、法门、无二、法界、法性、自在、法身。...【顺苦受业】 p1106 瑜伽九卷八页云:顺苦受业者:谓非福业。 二解 瑜伽九十卷三页云:顺苦受业者:谓能招感恶趣生...(公案)会元十四长水章曰:长水问琅玡觉和尚,如何是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觉厉声云: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雨宝陀罗尼...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作家洪晃曾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她在巴黎卡地亚高级珠宝作坊参观时的经历。那次是参观钻石的切割与镶嵌工艺。有位抛...
信愿持名,就是我们这一部经典乃至净土法门的正宗,最主要就讲这三件事情。【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信、愿主要...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功德者,见日行四域,光不周三方,庭燎在...● 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悟彻证,不能超出生死。故沩山云: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
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然而我们总是认为,我们只和少数众生有所关系。无论居住在什么地方,我们总是喜爱一些...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的念佛。你把佛念好了,将来就会有能力当法师。你若没有修持福...
善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为识。善是好的意思,恶的反面。但自古至今,僧团内往往是龙蛇混杂,圣凡交差,所以...
除一切恶趣菩萨
【佛光大辞典】
上篇:院号 | 下篇:除一切忧冥菩萨 |
(修法)日本睿山四大法之一。视七佛为一体而供养之法也。百二十尊法曰:次道场观,想地结上金刚墙之内有宝楼阁,阁...
时药别简鱼肉
一道无为心
遮文茶
一音教
缘生法
光融
座元
昏城
阿字七义
顺苦受业
清净本然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心灵的坚守

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印光大师嘉言录--分禅净界限
赞美是暗室中的一只蜡烛

心地善良必须以实际利益他人来展现
妙莲法师:想当法师先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