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修习梵行的大众,即僧侣。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一)梵名 Sukhāmatī 或 Sukhāvatī。又作须阿提、须呵摩提、须呵摩持。意译作妙意、好意。即指西方极乐净土。[...凡三十卷。梁代宝唱撰。集录东汉至齐粱间之高僧、硕德四二五人之事迹。本书着成后不久,慧皎之高僧传问世,而世人多...梵名 Ratna-megha-sūtra。凡七卷。梁代曼陀罗仙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梵本不传,然梵本菩萨学论中,有引用本经...【度疑清净】 p0889 显扬三卷十七页云:四、度疑清净。谓如有一、依见清净,于佛法僧,无惑无疑。...指希求、冀望之意。欲得乐而追求者,称为得求;欲长命不死者,称为命求;欲得正果成圣者,称为圣求;而追求世间欲乐...亦名:使非亲织戒制意、自乞缕使非亲织戒制意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舍堕)第二十三,使非亲织戒。然三衣已具,...【半择迦有三种】 p0527 瑜伽五十三卷十页云:又半择迦略有三种。一、全分半择迦。二、一分半择迦。三、损害半择迦...梵语 ghantā,巴利语同。又称宝铎、风铎、檐铎。为铃之一种。即垂挂于寺庙堂塔之相轮及檐端等处之大铃,金属制,呈...子题:善来八敬受具局南洲、羯磨破结受具通三洲、三语受具局南洲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对处通局者。(一、明三洲...(界名)色界第三禅第一天之名。意识受净妙之乐,故名净。第三禅天之中,此天最少,故名少净。见颂疏世间品一。...【色等不可立等无间缘】 p0574 俱舍论七卷一页云:此缘生法,等而无间,依是义立等无间名。由此色等,皆不可立...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我们相信,在所有的佛教徒中,大部分是没有皈依过的;因为,皈依了三宝的人,固然会烧香拜佛,但会烧香拜佛的人,则...
佛陀回光返照,用清净的智慧来观照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时候,把这个妙觉圆明、圆照法界的功德发挥出来了。发挥出什么自...
问: 法师,经典里面讲,有很多都已经是大菩萨了,他们为什么还要去求生极乐世界呢? 宏海法师答: 佛在《无量寿经...问: 天地人合一是否回归本源?它与圆成佛道是一还是二? 慧律法师答: 天地人合一乃道教和儒家的观念,不属于正法...
1、戒:在外人面前争吵 夫妻在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但要注意,不在大庭广众面前争吵。有些问题在众人面前争吵,不但...在前面已经说过,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是由于学佛者的根性及时代环境的不同而产生。所以如果站在佛教的根本立场上说,...
虽然经常诵念经文,但放逸而不奉行的人,像替人放牧的牧牛人,不能得到清净行的法益。 经文背诵虽不多,但确实奉行...
五十一心所,分成六位。第一是遍行心所,什么叫遍行心所呢?它描述了我们的心理活动是怎样开始的。比如说,我看到这...
梵众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梵音相 | 下篇:梵众天 |
(一)梵语 sāsrava。为“无漏”之对称。漏,梵语 āsrava,乃流失、漏泄之意;为烦恼之异名。人类由于烦恼所产生之...
须摩提
名僧传
宝云经
度疑清净
求
乞缕使非亲织师戒制意
半择迦有三种
铎
受具戒法约处分别
少净天
色等不可立等无间缘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圣严法师:为何要皈依三宝

佛陀开显出哪些自性的功德

很多大菩萨为何还要求生极乐世界呢
「天地人合一」是否回归本源

是夫妻就一起把它戒了吧
圣严法师《最好修学哪一宗?》

知识不等于证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