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三十二相中之梵音深远相。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又称倒影塔。位于甘肃武威城内。相传系前秦苻坚之国师鸠摩罗什往中原时,途经武威之译经处,罗什前后在此宣扬佛法十...(814~891)日本天台宗僧。为日本延历寺第五代座主,又为寺门派开祖。赞岐(香川县)人,俗姓和气。系空海之侄孙,...(名数)净土门所依之经论也。一、佛说无量寿经二卷,二、佛说观无量寿经一卷,佛说阿弥陀经一卷,天亲之净土论一卷...(422~504)南朝梁代比丘尼。成都人,俗姓青阳,名白玉。十一岁从西域禅师疆良耶舍咨受禅法,便欲出家,其母不允,...(书名)二卷,日本僧含虚叟编。对于虚堂智愚之颂古,折衷诸家之评唱,以资禅学士之参考者。...指佛八十种相好之第六十六种。为梵语 usnīsa?iraskatā(肉髻相)之意译。谓佛顶高至不得见之相。优婆塞戒经卷一(...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古佛露柱。此公案乃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对古佛与露柱相交问题所作之垂示。碧岩录第八十三则...(人名)舍利弗之译名也。又云鹙子,梵语舍利,译曰身。弗多罗,译曰子。舍利者鸟名,即鹙鹭鸟也,其母之眼似之,因...【清净圆成实】 p0961 世观释四巻十六页云:清净圆成实故者:谓无垢眞如。...指心、身、相之三种清净。乃大智度论卷四十三释集散品所立修般若之菩萨所具有者,即:(一)心清净,不生染心、瞋心、...指未得圣法而谓已得,由此而起慢心,为一种增上慢之心。其同类用语尚有未见谓见、未知谓知、未获谓获、未触谓触、未...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
夫六道众生,无一不欲离苦得乐。尤以我人道欲求离苦之心更切,以其八苦交煎,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今天是印光老法师生西十二周年纪念。各位都是他的弟子,在这里聚集一堂,饮水思源,追念师父。在佛法的道理上,师是...
灵岩山能够像今天这样道风很好,主要是根据印光法师定的五条寺规进行的。民国15年就开始,为灵岩山定了五条寺规, ...
我们每一位众生都是被阿弥陀佛的愿力光明之海托起来的,只要有大的手段割断牵缠,打开尘网,直下念佛,我们就安立在...
烦恼浊有五种: 第一种是贪。有了贪心,这也想要,那也想要;这也舍不得,那也放不下。不但永远不能脱离娑婆世界,...第一苦:生 作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着。生乃是所有后续苦难的基础,活着就是受苦。正如几何学中的公理一般无需证...旭日缓缓升起,照亮了大地。祇树给孤独园里的比丘们,早在太阳射出第一道霞光前,已经开始一天的精进修行。 佛陀经...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佛说:什么是戒,孝顺父母就是戒,如果没有佛,就把父母当做佛来侍奉,你一念孝...
梵音相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梵音 | 下篇:梵众 |
1、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 一、欲有,即欲界的生死; 二、色有,即色界的生死; 三、无色...
罗什塔
圆珍
三经一论
昙晖
虚堂和尚颂古评唱折中录
无见顶相
云门露柱
身子
清净圆成实
三种清净
未得谓得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想离苦必须念佛
虚云老和尚回忆印光大师

明学长老:恪守印祖规约,道风远播中外

以正念的心态来执持弥陀名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