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蕴慈。四明慈溪人。赐号圆觉。初依寿安弼师。既而复谒慈辩。其学大成。时门下十高弟。师为说法第一。初居西湖菩提。迁会稽圆通。崇宁初。能仁虚席。以师为请。有文首座能行人。各然二指祷佛冥被。师既至。一众说服。智因暑热。讲散偃息卧榻。适首座至白曰。此山师席。讲退之顷不入忏室则居禅堂。未有高枕自安者。师愧谢曰。敢不承教。自此祈寒盛暑不敢少懈。每当如厕则沐浴更衣。虽行道遇雪必手掬以为净。著十类说权实指迷。世行其文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杂语)佛说追荐之福,七分之,死者获一分,余悉属于作者也。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曰:普广菩萨,复白佛言:又有...何等发起善?谓彼所发身业语业。...(界名)旧译曰光音天。新译曰极光净天。色界第二禅天之最上天也。大火灾坏灭世界后。成劫之初,此天天人次第下生而...(术语)转法轮请佛住世等也。而密教之劝请有二种:一,法会之初,劝请梵天夜叉等,以拂魔障者。二,正劝请所祈祷之...(术语)谓至生死穷极之金刚喻定,相续随转之根本蕴,即六识以上之细意识。摄大乘论本卷上所云:化地部中,亦以异门...【目帝罗】 此云解脱。荆溪净名记云:若正用功,上可作古买切,下作耻活切。功成之日,上应作户贾切,下应作徒...【法威勇】 p0758 瑜伽九十八卷二十六页云:由世俗谛理所得随念,名法威勇。...指十八界中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与六根中之意根、六境中之法界等。其中,前七者称为七心界。以上八法皆为无...(经名)即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简称。唐玄奘译。一卷。按心经称为多心经者世俗之谬称也。...即咒师。广义而言,指真言之阿阇梨;狭义而言,特指依真言密教之法,专为加持祈祷之僧侣。 p4208...【二因恭敬听法】 p0035 瑜伽八十二卷一页云:二因者:谓善建立一切法故。善建立者:离诸过故:具大义故。又为...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有光明就有黑暗,有正义就有邪恶。 曾经,佛陀也遇到迫害,何况我们凡夫。据佛经说,当年,佛陀提倡平等,反对种姓...
学佛者首须了知如何是佛,如何是佛教之大概,心中方能生起皈依信崇之正信。故其第一步,须对佛与佛教有种认识。 在...
究竟人类的心识形态及思维方法有什么缺点或特性,障碍人类原具的佛性呢?人类的思想大致讲来,有六种特性: 第一,...
信愿这两个字,对于我们现在的众生来说,也不是很容易的。 首先至心,至心就是至诚心,念佛求生净土这桩事情,厌离...
《解》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前谓诸佛怜悯,垂念众生,施设教化。只以机...舍卫城有一位富翁,因为过分肥胖,导致通身是病。有一天,他到精舍向佛陀求教:佛陀!我饱受肥胖臃肿的不便,不但行...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
原文: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特以慈悲心切,现九法界身,种种方便,度脱众生。(九法界,即菩萨,缘觉,声闻,天,...
法师蕴慈《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齐玉《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如靖《佛祖统纪》 |
又称二王门。乃安置伽蓝守护神金刚力士之楼门。门左边为密迹金刚,右边为那罗延金刚。其遗构可见之于印度巴赫特(B...
追荐七分获一
发起善
极光净天
劝请
穷生死蕴
目帝罗
法威勇
八无碍
多心经
真言师
二因恭敬听法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面对被伤害时的态度

莫将敬神与信佛混一为谈

六种病态思想障碍佛性的显现

真信切愿并不容易

持名念佛虽易,亦须真信切愿
肥胖多病的原因

具此三心者,必生极乐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