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唐百丈山怀海禅师初立禅家一门之宗规,谓之百丈清规。后世称之谓古清规。宋景德元年,翰林学士杨亿有古清规序,则此时尚存。其后灭亡,仅有颂偈等,散见于诸书,后来诸师收集而出于世。有宋徽宗崇宁二年,宗赜所集之崇宁清规,宋度宗咸淳二年,惟勉所集之咸淳清规,及元武宗至大四年,东林咸公所集之至大清规三种。最后元顺宗至元四年,百丈山德辉禅师奉敕选拔前之三规,大成清规。名敕修百丈清规。有八卷。诏天下僧人悉依此清规而行。至明屡下敕不入此清规者,以法绳之。见敕修清规序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内尘】 指意识所缘的法尘,为‘外尘’的对称。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中,前五者为眼、耳、鼻、舌、身等前...天台宗开显法华经,有四种的独一无二,叫做四一之开显。 一、教,法华经所说的教法,只说一佛乘,叫做教一; ...【不调善死】 p0323 瑜伽一卷十六页云:不清净不解脱死者,名不调善死。...梵语 ?atru。意译怨家。即与我结怨,于一切善法作冤害者。又作设睹嚧、设咄嚧、舍睹嚧、烁睹嚧、娑讷噜、窣睹唤。无...(地名)摩揭陀国迦兰陀竹园西南,行五六里,南山之北,有大石窟,如来灭后,迦叶于此结集三藏,同时去石窟二十余里...即永离三界之生。三乘之人,入于见道,了见谛理,断尽见惑,永离三界之生,称为正性离生。而此类圣者出离生死之正性...(一)为数量之数词。即用以测量长度、质量、时间等之定量。佛教经典中有关数量之单位,据方广大庄严经卷四之记载,释...【四无碍解次第】 p0456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卷十三页云:问:四无碍解,次第云何?为如说而起?为不尔耶?有说:如...凡三卷。今残存上卷。唐代慧日撰集。又作净土慈悲集、往生净土集、慈愍三藏文集、慈悲集。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系...(术语)Saṁkleśa,译曰杂染。以名一切之有漏法。见唯识述记二末。...【于身修循身观】 p0749 杂集论十卷二页云:云何于身修循身观?谓以分别影像身,与本质身,平等循观。于身境,...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普贤行愿品...僧伽吒经...
提起莲池大师,大概在佛门弟子中没有几个不知道他的鼎鼎大名。他是明朝四高僧之一,也是净土宗的第八祖。与他同时代...善生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几法,能自他利? 善男子,具足八法,能自他利。何等为八?一者寿命长远,二者具上妙...
如何成就圆满我们的功德。那么有什么样的方便,让我们在修的每一个善法当中,都能够达到佛陀一样的功德圆满,有没有...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
佛法不在远求,即依现前世间事,能作得条条是理,事事如法,就是佛法。古之祖师有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谓迷...
莲池大师曾经有个比喻。如果有一个人,一天讲一万声语言,诽谤一万尊佛,这样诽谤的时间经过一百年,你说这个人谤佛...在古印度的时候,常常发生干旱或是水灾,因此,老百姓们常常失去收成,过着饥肠辘辘的生活。有一位婆罗门,因为不堪...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上万名诸大菩萨常跟随在一旁。 当时,在须耶越国有...
敕修百丈清规
【佛学大辞典】
上篇:敕命 | 下篇:敕愿 |
华译庆喜,是白饭王的儿子,提婆达多的弟弟,佛的从弟,生于佛成道之夜,后来随佛出家,侍奉佛二十五年,为佛执事弟...
内尘
四一
不调善死
设都嚧
窟内
离生
单位
四无碍解次第
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
僧吉隶铄
于身修循身观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莲池大师的自规自警
菩萨能自利利他的八法

如何成就圆满我们的功德

人以爱欲交错,故心不见道

【推荐】佛法不在远求,即依现前世间事

千万不要犯下诽谤净土的罪业
挫折与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