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摩揭陀国迦兰陀竹园西南,行五六里,南山之北,有大石窟,如来灭后,迦叶于此结集三藏,同时去石窟二十余里之处,其余大众,结集五藏,故起窟内窟外之称。见西域记九,宗轮论述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全一卷。元代临济宗僧中峰明本(1263~1323)着。收于中峰广录卷十七。明本仿寒山诗作律诗一○○首,皆系叙说有关参...【安立谛何缘显示】 p0626 瑜伽六十四卷十五页云:问:若唯由彼非安立谛,于一切缚,解脱清净;何缘显示安立谛...(术语)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九曰:言功德,...禅林用语。麻,与“麻”同义,即无感觉之意;迷为眯,即砂等异物进入眼中,以致无法见物。禅林中,常以“麻迷”一词...从事不正当的事业来维持生活。...【有支】 p0538 成唯识论八卷九页云:爱取合润能引业种及所引因,转名为有。俱能近有后有果故。有处唯说业种名...(物名)梵语波哆迦Patākā,为表佛世尊威德,所作之庄严具,犹如大将之旌旗也。又为祈福立之。梵语杂名曰:幡,波...(术语)华严宗所用极理之称。犹天台家用诸法实相之语也。唯识论九曰:胜义胜义,谓一真法界。华严大疏曰:往复无际...【光明变异无常之性】 p0629 瑜伽三十四卷十页云:云何观察光明变异无常之性?谓由观见种种明暗生灭变异。见此...(术语)净土门所说三忍之一。现见阿弥陀佛而心生欢喜之时,得无生法忍,是名喜忍。观无量寿经曰:见彼国土,极妙乐...又作至善。为判定善恶之最高准则所定者。即指人生之最高目的与最高理想。佛教所谓“最高”一词,相当于梵语 para,...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小心受了伤,这是否只是不小心,跟因果无关?这是属于因果的报应,如...《起世因本经》中说,地球上的人是从光音天下来的。光音天是初禅天。光音天的人就是在空劫(成、住、坏、空)快到成...
佛教认为食有长养、资益之义、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食的种类有九种:段食、触食、思食、识食、禅悦食、法喜食、愿...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从战俘营逃出来的人,战后去拜访同窗的难友。 他问难友:你原谅那些残暴的家伙了吗? 难友说...
我们都在学习佛法,在研究佛法的道理的时候,都是唯恐不深不妙。但如果反省一下自己,就会发现,在指导怎么样去落实...
问: 法师在讲解中提到无我,既然这个神识不是我,我们又何苦这么辛苦地想让神识往生到极乐世界呢? 宏海法师答: ...问: 如何对恶人或者自己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对于冥玩不化的恶人,我们还要坚持吗? 宏海法师答: 对于恶人自己讨...
今年春节过后,家中不知从何处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只老鼠,把春节余下的花生水果等物品拖至床下及厨顶等处享用,并到...
窟内
【佛学大辞典】
上篇:塞建陀 | 下篇:窟内上座部 |
(物名)容袈裟之袋也,禅僧等他行时,盛三衣及常用之经卷、度牒、数珠、引磬、戒刀等诸具,悬于颈垂于胸者。...
拟寒山诗
安立谛何缘显示
功德
麻迷
邪命
有支
幡
一真法界
光明变异无常之性
喜忍
最高善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人起颠倒的时候,福报也救不了你
大安法师:人从哪里来

佛教中的九种食
跨越心灵的栅栏

修行中种种的不顺障碍,跟我们的福报是有关系的

不要以「凡夫心」对接「圣人境」
如何对恶人和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