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至善。为判定善恶之最高准则所定者。即指人生之最高目的与最高理想。佛教所谓“最高”一词,相当于梵语 para,即最高之真理、目的、胜义谛(梵 paramārtha,又作第一义谛)。最高之真理、目的、善、乐,即是涅槃(梵 nirvāna)。(参阅“涅槃”4149) p504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为天台宗荆溪湛然所提出之佛性论。佛教一般咸认有情(即一切有情识之生物)方具佛性,湛然据大乘起信论所说“真如缘...【恶取空者】 p1159 瑜伽三十六卷十七页云:云何名为恶取空者?谓有沙门、或婆罗门、由彼故空、亦不信受;于此而空...(杂名)译曰转轮圣王。见斫迦罗伐辣底条。...指理解一切诸法皆由因缘所生,且相互为缘之智。外道于因缘所生法中误执有自性,而不通达因缘之义,故佛陀为其演说因...(经名)真言教三部经之一。是为梵本十万偈十八会之总名,故通于现行流布金刚界之诸经,然特以三本为主:一为不空所...喻指众生之心体。楞伽经卷一(大一六·四八四上):“外境界风,飘荡心海,识浪不断。”此即喻称外在之境界为风,众...亦名:修理忏人须礼诵 子题:实际理地 济缘记·释忏法篇:“问:‘修理忏人,须礼诵否?’答:‘愚智两分,事理无二...【转依不灭】 p1408 瑜伽八十卷二十页云:问:若无余依涅槃界中已般涅槃,所有转依,永与六处不相应者;彼既无有六...为现生十种利益之一。信仰弥陀者为四大天王、龙神八部等天神地祗所守护,故恶鬼神不敢接近。(参阅“现世利益”472...古印度佛教遗址。传为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得道成佛后第一次讲法(初转法轮)处。又名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堕处、...(术语)言物之穷极也。唯识述记二本曰:边际者是穷尽义。...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怨业,相习成俗,不自觉知。昔人有言:可为痛哭流涕长叹息者是也!计其迷...
阿弥陀佛所发的第十八愿就是十念皆生我国愿。有时候会把十念解释为十声,但这里也得要辨识一下,两者不能截然分开或...
讲苦,那佛说了种种方法,断苦的方法,但是我们用不上。突然间又身体不适应,你还得去完成任务,你感觉苦不苦啊?我...
空性的智慧,它是一心三观的前方便。一个人没有经过空性智慧的教育,你很难悟入一心三观。一心三观的特点,还不在于...
追求财富是世人普遍的希望和目标。然而,世间的富人,有的越来越富有,有的日益变穷,有的一夕变穷,乃至负债累累。...
佛陀时代,教育的导师是谁?是佛陀。佛在说法,佛在建立僧团修梵行,修解脱法。社会和居士都在护持,乃至国王也都在...
做更大的事业、追求更大的荣誉、赚更多的钱,每个人都想让全世界知道自己。 人生的烦恼、人际的冲突,根源皆在此。...
舍卫国中,有位大富长者的妻子生了一个端正庄严的儿子。这孩子诞生时,天空突然下起大雨,如此殊胜的瑞相,长者夫妇...
最高善
【佛光大辞典】
上篇:最讷 | 下篇:朝参暮请 |
(动物)梵语母蔗迦Mūṣika,又作妇佉罗Ākhu,见梵语杂名。...
无情有性
恶取空者
遮迦越罗
因缘智
金刚顶经
心海
理忏须礼诵
转依不灭
冥众护持益
鹿野苑(Mrgadava)
边际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莲池大师戒杀文

「十念皆生我国愿」该如何理解

欲海漂流具众苦

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只有过程

《善生经》为现代人提供的保富法

佛制戒是不是给我们找麻烦呢

心量要大而自我要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