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书写经典起立塔像等天子之御愿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内缘】 此与‘外缘’相对称。意识于心内分别诸法事象,称为内缘;眼、耳、鼻、舌、身等五识,缘色、声、香、味、...一、自力,世间的人因宿世有善根,不依他人的教诫,而能自动的发菩提心,叫做自力; 二、他力,世间的人,由于...【不调伏死】 p0323 瑜伽八十五卷十六页云:不调伏死者:谓于过去世,不调不伏,有随眠行,展转随眠,世俗说言士夫...认许印可之意。密教中,指听许修学一分密法,或传法灌顶已,而给予师位之许可印信。如真言宗之许可作法,或净土宗于...(流派)迦叶为僧中第一之上座,故于此师窟内结集,名为上座部。窟外之结集,以人数之多,名为大众部。宗轮论述记曰...为三界九地之一。即色界之初禅天。盖三界共分九地,即欲界一地,色界与无色界各四地;故色界之初禅天即为九地中之第...单独相传、纯一相传之意。与“单提”同义。指禅宗传教,不依语言文字,采取一人对一人,触机而发,传其心印之法,此...【四法摄持圣教】 p0457 瑜伽十三卷十一页云:复次有四正法,摄持圣教。何等为四?一者、远离。二者、修习。三者、...禅林用语。意谓纸上所绘之饼不足以充饥。禅宗用画饼比喻文字、语言之无用,修行者无法藉此了脱生死。[景德传灯录卷...(术语)Satkāyadarśana,萨迦耶见之萨,有三义,此其中之一义,译曰移转。大乘所立之身见也。...【于身观集法住】 p0749 瑜伽七十卷七页云:云何于身观集法住?谓观此身,从过去世,及诸饮食,现在而生。...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劝说我们: 一切法门,皆须依戒定慧之道力,断贪瞋痴之烦惑。若到定慧力深,烦惑净尽,方有了...
我们在修行中经常会遇到不如意的境界,往往会引发嗔恨的烦恼习气现前,面对瞋恨心你不能去对立,你不能跟他站在对立...
对净土经典的熏修如果没有达到熟悉的程度,我们的举心动念,遇见事情时的判断,还是凡夫知见在起作用。 这些知见,...
藏即含藏,如来藏中含藏如来无尽的功德。一般区分在缠如来藏和出缠如来藏。缠指缠缚、烦恼,如来藏在烦恼缠缚当中就...
佛教传入中国已经两千多年,但是出家和在家的佛门弟子们诵经打坐念佛起初并没有固定的早晚课诵本。自晋朝至唐宋,虽...佛教认为,即使是佛也难以免除前世所招感的苦报。 《长阿含经》卷二提到,释迦牟尼在入灭前三个月开始背痛。此乃释...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点他们吵架了,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 被打的觉得受辱,...
灵祐禅师在百丈怀海禅师座下开悟后,在寺院里担任典座(即负责寺院伙食)。 一天,司马头陀来到百丈山,告诉百丈禅...
敕愿
【佛学大辞典】
上篇:敕修百丈清规 | 下篇:剌那尸弃 |
国王名,是佛住世时摩竭陀国的统治者,为太子时,听恶友提婆达多的话,幽困父王频毗娑罗,即位后,并吞小国,威震四...
内缘
四力
不调伏死
许可
窟内上座部
离生喜乐地
单传
四法摄持圣教
画饼充饥
僧吃烂底萨
于身观集法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临终正念靠平时点滴栽培

如何对治烦恼习气的现前

净土学人要做钝功夫

如来藏与阿赖耶

早晚课诵的功德利益
佛也要受前世的业报
把仇恨写在沙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