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一卷,唐玄奘译,知仁笔受,贞观二十三年(649)出。旧传前译本有《摩诃般若波...(术语)一名形像曼陀罗。画诸尊之形像示相好具足与福德圆满者。六曼陀罗是也。...乃譬喻如来为度众生所作之方便行。如来见众生欲造诸恶时,即为彼等说三十三天之常乐我净,使闻者心生喜乐而勤作善业...禅林用语。又作逗机。即机机投合之意,指禅师与学人之机,彼此相契;又谓学人彻底大悟而契合佛祖之要机。碧岩录第二...(名数)弟子欲受灌顶者,应具十德。是灌顶具支分之随一也。一、信心,阿阇梨观彼现在之根性或久远之因缘,于此不思...(名数)转依从所得之位,分为六种:一,损力益能转,三贤资粮位与四善根加行位之转依也,此位未断种子,未证真如,...(术语)此云除一切郁蒸热恼。式弃佛说之咒名。见七佛所说神咒经一。...(名数)五部之律藏也。...问云何名取蕴?答以取合故名为取蕴取者,谓诸蕴中所有欲贪。何故欲贪说名为取?谓于未来现在诸蕴能引不舍故,希求未...梵语 pudgala。(一)又作富特伽罗、弗伽罗、福伽罗。译为人、众生、数取趣、众数者。指轮回转生之主体而言。数取趣,...东方宝净世界的佛名。...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而精勤无怠,故有下列十种利益: (一)他不折伏,指不为一切邪...
四禅,亦名舍念清净地,谓行者复厌三禅之乐法扰心,复以种种因缘,诃责舍离。乐既谢灭,不动真定,与舍俱发。此时行...站在净土宗的角度,基本上是不鼓励大家器官捐赠,因为临终的正念非常重要。你今天不是要求增上生,当然你有善业,来...
●开示 水陆会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圣贤。于是以念佛一门,而分四种:...
提婆达多灭亡以后,阿阇世王并不因他的灭亡而悲哀,反而在他的八识田中感到这是罪有应得,原来阿阇世王已逐渐有了悔...
口德,就是说话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伤人。 在郑博士咨询的案例中,一些朋友埋怨自己情感不好,财运欠佳、小人太多...
念佛,三岁孩童也能也会;若论究竟有没有功夫,就大有问题了。 若照顾不到法身,自性弥陀,若不知道自心是佛,佛是...犯错是平凡的,宽恕是一种超凡。 宽恕,是人类的一种美德,宽恕的本身,除了减轻对方的痛苦之外,事实上,是在升华...
于身观集法住
【法相辞典】
【于身观集法住】 p0749 瑜伽七十卷七页云:云何于身观集法住?谓观此身,从过去世,及诸饮食,现在而生。
上篇:于身修循身观 | 下篇:于身观灭法住 |
(植物)Aśvattha,木名。探玄记二十曰:阿说他树,此云无罪树。谓绕三匝,能灭罪障,此是菩提树。百一羯磨五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尊形曼荼罗
黄叶止啼
投机
弟子十德
六转依
胡苏多
五律
取蕴
补特伽罗
多宝如来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于诸梵行念念精勤无怠,能得十种利益

天乘四种禅定之四禅
净界法师:净土宗学人如何对待器官捐赠

莲池大师《云栖净土汇语》

身患恶疮见佛陀,阿阇世王惭悔得救

【推荐】嘴上不积德,最终是害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