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弟子欲受灌顶者,应具十德。是灌顶具支分之随一也。一、信心,阿阇梨观彼现在之根性或久远之因缘,于此不思议之缘起三种秘密(即三密)诸法便中,直信无疑,能无怖畏,乃堪摄受也。二、种姓清净,可为婆罗门等四种大姓者,若是旃陀罗等,则以家法相承,习行不清净事之故,性弊恶多,若为作传法灌顶,使流通大法,则轻慢他,或成匮法之因缘,即如比丘之受具,亦宜简去毁辱众僧之极卑下姓也。若但为结缘受法,则非所论。复次,若久远以来曾有发菩提心之因缘,则是生于如来种姓中,最为殊胜。三、恭敬三宝,于佛法众僧起淳厚谦下之心,常好亲近供养,尊重赞叹,可知是人有前世行过之因缘也。四、深慧严身,如是等于虚空之无边佛法,非劣慧者心器所能堪,故以智性深利自为庄严者,乃可为说也。五、堪忍无懈怠,此是有所能堪而无所退屈之义,梵音与忍辱不同。谓求法之因缘,种种艰苦之事,皆能作之,假令一度不成,复更发迹而修之,如誓挹尽大海而后已,若人之志性如是,则可传法也。六、尸罗净无缺,于在家出家之律仪,乃至于本姓受之诸禁戒,随所奉持,深心防护,无有缺毁,若具如是之性则虽未入三昧耶平等大誓,亦当恭顺无违,故堪传法也。七、忍辱,于内外违顺境界八种大风,其心安忍,无所倾动,可知是人必不犯持明之重禁,作不利众生之行(此十重禁之第四也),故堪传法也。八、不悭吝,于所有财法常念惠施,于来求者,心无鄙吝,可知是人不犯持明之重禁而悭吝正法(此十重禁中第三),故堪传受也。九、勇健,即是阿阇梨中之德,勇健之菩提心之种姓,于行道时,遇种种可畏之色声,亦心不怯弱,乃至出生入死无怖畏之想,正顺于菩提萨埵大人所行,故可传授也。十、坚愿行,此是要心之愿,梵音与求之愿不同,如自立志每日念诵三时,则终竟一期,虽遇种种之异缘,亦无间绝,如是事有终始则善行菩萨之事时,亦不亏本誓,故堪传法也。然此所说弟子之十德,若兼备者,甚为希有,但有所偏长,可望匠成,即应摄受。又如声闻之受具时观察种种之遮难,如所谓太小太老色貌瑕疵诸病患等。是恐白衣之嫌呵故也。今此摩诃衍,即不如是,但使道机可济,则虽有诸余过失,亦皆所不观也。见大日经疏四。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职位)华严宗之僧职。再讲讲师所讲述者,以明义理之僧也。...亦名:不嘱同利入聚戒开缘 资持记释云:“不犯中,初文六节。上四可解。第五、律作若无比丘,不嘱授,而至余处等。...即将贪、瞋、痴、慢、疑、见等六随眠中之贪随眠分为欲贪、有贪二种,合为七随眠。又称七使。随眠者,根本烦恼之异称...日本佛教建筑用语。日本之神社、佛寺等处,除本殿、本堂外,尚有奥院为开山祖师之灵堂,多建于岩窟等幽邃之处。 p5...(术语)宗镜录曰:还丹一粒,转铁为金。至理一言,转凡为圣。...(一)一般以大悲观音、大愿地藏、大智文殊、大行普贤为四大菩萨。若称法华四大菩萨,则指弥勒、文殊、观音、普贤;于...“一色”乃纯一、绝对之意。禅林中每以之形容超越差别与相对观念之平等世界(弃一切污秽),与清净之境界。碧岩录第...大乘的经律论三藏,华严经等为经藏,梵网经等为律藏,阿毗达磨经等为论藏。...指限界、差别。又指有所差别之内容、范围、程度,或指具有程度差别之阶位、身分等。为佛教论书中之常用语汇;其不云...水陆法会,略称水陆会,又称水陆道场,悲济会等,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这种法事是由梁武帝的《六道慈...(书名)又曰天亲摄论。五摄论之一。谓世亲所著之无著摄论,释论也。有三译,陈真谛译十五卷,曰摄大乘论释。隋笈多...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昔时,佛在舍卫国为天人说法。当时舍卫城中有一位婆罗门长者,虽财富无量,却不好布施,悭贪不舍。每到用餐时间,必...一、佛教对人类意识的分析 佛教把意识分为心、意、识,三个彼此相关的名词。 心,有真、妄。妄心是指烦恼,真心是讲...问: 我学佛有多少年,修净土法门念佛,但是我很奇怪,时常梦见去一个陌生的山谷,在那边绕来绕去,不懂得搭什么公...即使有再恩爱的夫妻,再美满的家眷,再要好的朋友,对你的死亡也丝毫帮不上忙,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你死去。 在黄泉路...人有六根,有六尘,有六识,这是我们身心的一种组合。六根就是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是我们认知外界的见闻觉知...问: 如何对待念佛时耳中传来的其他声音? 大安法师答: 首先,念佛是什么?念佛是修心法,是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古人说,修道人他如果修得很有功夫的时候,自然蚊虫就会迁单就会搬家。那自己修行不够,才会有些蚊虫过来。 那面对...社会上很多人看到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常常抱怨说:好人无好报,恶人活逍遥。现在根本没有正义可言,对善有善报,恶有恶...
弟子十德
【佛学大辞典】
上篇:法师十德 | 下篇:十虑 |
又称取相忏悔、观相忏悔。为金光明经文句记卷三等所载三种忏悔法之一,属于事忏法。取相一语有二义:一指妄取诸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