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的经律论三藏,华严经等为经藏,梵网经等为律藏,阿毗达磨经等为论藏。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譬喻)瞋恚之热恼如火,谓之瞋恚火。又瞋恚能烧尽一切之功德,故譬之于火。增一阿含经十四曰:诸佛涅槃,汝竟不遭...(界名)色界之诸天,悉离淫欲而清净,故曰梵天。梵即清净之义也。...【五相了知十二分教】 p0285 瑜伽七十一卷九页云:云何了知契经乃至论义?谓略由五相。一、了知假名故。二、了知摄...指日本江户(东京)宽永寺以活字版印行之大藏经。乃由天海僧正发愿完成者,于宽永十四年(1637)至庆安元年(1648)...(术语)愚人之心,常暗于理,蔽于欲。法华经譬喻品曰:愚痴闇蔽,三毒之火。...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作大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无障碍经、莲华三昧经。收于卍续藏第三册。本经系以密教观点来解...指唯识宗所说“法处所摄色”中之自在所生色。乃“业果色”之对称。即以前世之异熟因为因,所招感之果报色。亦即凡圣...(名数)贪瞋痴之三者。俱舍论二十一曰:缚有三种:一贪缚,谓一切贪。二瞋缚,谓一切瞋。三痴缚,谓一切痴。何缘唯...(术语)寺院之外门也。宋史曰:法驾临山门,黄云覆辇道。凡寺院必有山林。故指寺院之门曰山门,又寺院全体亦曰山门...【等持】 定的别名,意思是平等持心,心住一境,平等维持。...【蔑戾车】 奘传:唐言边地。北印度功境,皆号蔑戾车。...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然大夫是我认识多年的一个中医按摩大夫,她早年在家乡县城做过二十年助产士。有一次她指着一本反堕胎的宣传图册,告...问: 师父在课堂中提到,面对业力今生能够改变有限,应该放弃而寄托于来生。然则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念念在行为上的...佛陀不允许任何人造口业、毁谤出家僧众,若说僧尼过恶,其人即违犯无量重罪。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三、佛陀告诉天藏...
以宽容与忍让接纳对方的攻击,以微笑回应俗人的讽刺与挖苦,以包容对待他人的误解与过失。 以前曾听一些出家人说过...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称一拜或只合掌) 二、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如前拜称) 三、南无阿弥陀佛 ...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觉光居士 辑录 序 死生乃人生一大事也。我等众生,旷劫以来,虚生浪死,于三界梦宅中,无缘出离...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天,佛告诫比丘们:你们应当修行死想,经常思惟死想。 此时有位比丘禀告...
念佛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上面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个窗口。我们一...
大乘三藏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大乘教 | 下篇:大乘结集 |
(名数)法相宗谓耳目鼻舌身意六识之外。更有末那识阿赖耶识二者,末那之义为我执。谓执持我之见者。即此识也。阿赖...
瞋恚火
初禅梵天
五相了知十二分教
倭藏
暗蔽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
定果色
三缚
山门
等持
蔑戾车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我所认识的助产大夫
为什么要你放下今生
昙影法师《说僧过恶·犯大重罪》

心量有多大,获得的能量就有多大
李炳南老居士:最简单的净宗早晚课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于出入息中,精勤思维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