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释论所说之十识也。性灵集七曰:“十虑心灭休游。”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图像)千手观音四十手之一。榜者以盾排御敌之义也。观音纂玄记曰:榜木片标榜,牌与榜同,俗呼盾为牌。案释名云:...子题:食前、食后、食时、时经、时非时经、前食后食、时中、辰时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四分云, 食前 者,明相出...即莲华龙王、翳罗叶龙王、大力龙王、大吼龙王、小波龙王、持驿水龙王、金面龙王等。[最胜经卷一] p121...梵语 aupayika 之音译。含有认许、允诺、宜、好、是等义。即于持戒作法或提出动议(白事)时,请求师父认可所用之语...(仪式)转读大般若经六百卷也。转读者,唯读每卷之初中后数行。若言读大般若经,即每行通读,因此对于转读而谓之真...略称四节。乃禅林年中之四种节会,即:(一)结夏,以四月十五日入夏安居之始,行升堂、茶汤人事等仪式。(二)解夏,安...(一)专注于一事之谓;特指念佛修行。善导观经疏卷一(大三七·二四九下):“成佛之法,要须万行圆备方乃克成,岂将...大乘经典的结集,这有数说。 1、依菩萨处胎经里说,佛灭后七日,大迦叶召集五百阿罗汉,令彼等请十方佛世界诸阿...“融本末”之对称。法藏于华严五教章中,以融本末解释同教一乘之名义,而以分诸乘彰显同教一乘之法体。所谓同教之名...忏法是悔除所犯罪过以便积极修行的一种宗教仪式。 中国佛教中的忏法,起源于晋代,渐盛于南北朝,至隋、唐大为...(术语)对真谛之称。世者世间,世俗。谛者事实,又道理。世间之事实,又世俗人所知之道理,谓之世谛。又曰俗谛,世...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印光大师校印本)...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有人问赵州:云何是大道?州云:平常心是道。又问:我不是问这个道,我问的是大道。州云:大道通长安。问话的这位,...问:现在我想学的东西很多,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天地万物的法则都很感兴趣。我想首先请问:做人的意义在哪里?佛教认为...当我们学习一样东西时,如果心力不能专一,注意力不能集中,则对所有的见闻觉知,都不可能在记忆中留下清晰的印象,...在寺院里,经常看到这种场景:一些香客,手里抓着大把冒着浓烟的香,迷迷茫茫地向各方鞠躬。他们在拜什么呢?问了也...原文: 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是口业。一个人的命运好不好,从他有没有口德就看得出来。所以口业很重要,人一辈子缺德事不会天天...人的情感总是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所以,这一人之常情就迫使我们沿着追寻获取的路走下...出家因缘及与虚云长老师徒因缘 记者:您19岁即徒步往江西省永修县云居山真如禅寺,礼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为师剃度出...
十虑
【佛学大辞典】
上篇:弟子十德 | 下篇:十谛 |
其义有二:(一)为“取”与“结”之并称。取、结,俱为烦恼之异名。烦恼能取生死、取执所对之境,故称为取;烦恼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