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无我论师有三种正所作事】 p1098 瑜伽九十二卷十页云:复次无我论师,略有三种正所作事。何等为三?谓于苦集谛所...(术语)谓恶法盛兴,浊人乱世也。总有五种,谓之五浊。...(术语)Susiddhikara,译曰妙成就作业。成就一切世间出世间作业之妙法也。苏悉地经疏一曰:羯罗者,又云迦罗抳,此...【有染着】 p0541 瑜伽九十二卷十五页云:于受用时,多生贪爱;名有染着。又云:于已获得,正受用时,生贪爱故...(术语)两部之大日,同以六大法界为自证三昧故名法界定。金刚界之大日印,金刚顶谓之智拳印者,是两部差别门也。若...谓执著于法,或指执着之念及所执着之事物。又以为于五蕴假和合之身中有“实在之我”而执着之,称为着我。执著于事物...1、(喻)妙法高耸,如幢幡之高悬。 2、(喻)佛菩萨说法,能降伏魔军而得胜。...(地名)时拘萨罗国,有一村,无僧伽蓝及停留之舍。有居士为福德故,造立住处。备诸饮食,供给往来众僧。唯施一食,...(?~1941)湖南武岗人。初皈依印光大师,修学净土,以读海潮音杂志,而倾心唯识。历任武昌佛学院教务主任,并主编...子题:五语、六语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四分, 五语 者:色、受、想、行、识,无我也。 六语 者:眼、耳、鼻、舌...禅林用语。贬指不灵活、暮气沉沉之修行者。为责骂修行僧缺乏气魄之语。从容录第八十则(大四八,二七八中):“牙云...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夫生死海深,非念佛莫能济度;菩提路远,非净土孰可依凭?然苟非精进,念佛无自成功;未得一心,净土何由可到? 今...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 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
五福的最后一福是考终命。考终命就是善终,或一般人所说的好死。 善终很难,假如你曾看见别人临终时那种挣扎痛苦的...鼎州禅师与沙弥在庭院里经行,突然刮起一阵风,从树上落下了好多树叶,禅师就弯着腰,将树叶一片片的捡起来,放在口...
这个地方重点在这四个字,知心无念。我们一念心,每个人都很复杂,有很多很多的妄想,但是你一定要知道,这个妄想都...
每次佛学讲座或法会完后,待信众们差不多全部离开了,总有一位女居士很发心,留下来清洁厕所。这情况已维持了多年,...人受着无明爱欲的驱使,投生在这个世间,此业报身乃一切众苦祸难之本源,一切饥渴、瞋恚、色欲、怨仇,皆因有此身体...
释迦牟尼佛一日于众会中开示大众:我于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时代出家学道,听闻五十三佛的名号,合掌欢喜,随...
于身修循身观
【法相辞典】
【于身修循身观】 p0749 杂集论十卷二页云:云何于身修循身观?谓以分别影像身,与本质身,平等循观。于身境,循观身相似性,故名于身循身观。由循观察分别影像身门,审谛观察本质身故。
上篇:于身无所依住 | 下篇:于身观集法住 |
(术语)宿世之福德善根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我等宿福庆,今得值世尊。同妙庄严王品曰: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无量...
无我论师有三种正所作事
浊乱
苏悉地羯罗
有染着
法界定
着法
法幢
无住处村
唐大圆
五六语
得恁软顽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集体念佛的十六条规约
蕅益大师《开示念佛法门》

想求得「好死」,不容易
多捡一些

知心无念,这个概念很重要

修行犹如洗厕所
对治邪淫应从四个方面着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