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语。贬指不灵活、暮气沉沉之修行者。为责骂修行僧缺乏气魄之语。从容录第八十则(大四八,二七八中):“牙云:‘打即任打,要且无祖师意。(得恁软顽)’” p455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又作三菩提心。(一)菩提心论载,菩提心之行相有行愿、胜义、三摩地等三种之别,称为三种菩提心。(一)行愿菩提心,即...(杂名)皆为罥布之稀簿轻妙者。天众之衣,由此而成云。【又】菩萨之见佛性,如隔罗縠而见物。祖庭事苑一曰:华严疏...(地名)梵名。Kāchipura,南印度达罗毗荼Drāviḍa国之首府,护法论师出生之故地。见西域记十。...【全摄】 p0634 显扬十四卷十页云:全摄者:谓诸蕴等具足五、十八、十二等,所摄。 二解 如十种摄中说。...又作遮照。破万法而显真空之理,称为破;论万法之缘起而显妙有之义,称为立。此即空有二门。如三论宗依空门而破诸法...(名数)眼等五根与忧喜等五受,及男女意命四根也。仁王经下曰:复观十四根,所谓五情五受男女意命等,有无量罪过故...【独头意识】 此又名不俱意识,就是不与前五识俱起,单独生起而泛缘十八界的意识。此复有三种,称为独散意识,梦中...小乘的涅槃和大乘的涅槃。小乘的涅槃,灭生死而涅槃;大乘的涅槃,生死本来就是涅槃。又小乘的涅槃,只断界内分段生...(杂语)译曰行。去来不住之义。大日经疏七曰:梵云哦哆也,是名为行,行谓去来游进不住之义。Gatayaḥ。...(明王)不动等之五大明王也。此五大明王为五大力菩萨之变身,故云五力明王。...子题:多食五苦 行事钞·对施兴治篇:“四分云,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趣足而已。又云,食知止足,故苦消灭,新苦不...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有人问我,如果梦见佛菩萨,这是正知正见,还是迷信呢? 梦见佛菩萨是一种现象,这个现象跟正知正见还是迷信没有关...过堂,是上斋堂用餐之意,就是佛门中的吃饭,有别于印度僧徒之托钵乞食。又称上堂、赴堂。是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问: 念佛大部分时间还是不得力,因为工作原因,平时很忙,有时间时也赶紧念佛,可是还是不得力,心里惭愧,请问法...
问: 弟子听说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怎样打坐才能治好呢? 梦参老和尚答: 你听说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那你一定是有...
我看打七呀,四个七都快打下来了。还有些师父,总是话头不得力,功夫没有入手处。为什么呢?心死不下去。再说呀,话...
在佛教中,有二十天神,也叫二十诸天,是佛教著名的护法天神,本来是古印度神话中的二十位天神,司职罚恶护善,后来...佛言:天下有五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制命不死难、得覩佛经难、生值佛世难。 这一章讲天下有五难。 「贫穷布...问: 请问法师我们一心祈求生西方,但是为何又发愿要到娑婆世界度众生?这个娑婆世界的确很苦。 净界法师答: 你发...
得恁软顽
【佛光大辞典】
上篇:得益分 | 下篇:得脱 |
【界有二种】 p0866 瑜伽九十六卷一页云:当知诸界、略有二种。一、住自性界,二、习增长界。住自性界者:谓十...
三种菩提心
罗縠
建志补罗
全摄
破立
十四根
独头意识
小乘涅槃与大乘涅槃
哦哆也
五力明王
食知节量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佛教是如何看待梦的
过堂
念佛不得力的标准是什么

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吗

功夫上去了,气脉就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