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二卷十五页云:于受用时,多生贪爱;名有染着。又云:于已获得,正受用时,生贪爱故;名有染着。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譬喻)转覆之器,虽注水而水不入,以喻无惭无愧之人心既转覆,则道法不入也。智度论十五曰:佛子罗云,其年幼稚未...(术语)新曰异熟。旧曰果报。果报者,吾人今日之境界。为对于过去世业因(不善不恶也)之结果,故曰果。又为应于其...【外想】 p0492 集异门论十一卷七页云:云何外想?答:若想、在此相续,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续。是名外想。...又名三轮清净偈,三轮是能施、所施及施物,清净是布施时不著三轮相。心地观经所说的布施偈是: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即如意。又称和痒子、和痒子。为辅助搔痒之物。柄长约三尺,柄头作云状或手状。丛林中,法师说法及法会时持之,或于...由彼六识,对于根尘,所现之境有三:谓顺、违、俱非、之三者是。境者,心所游履攀缘之处也。 一、顺境 谓于情...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听法品载,五事即:(一)当转法轮,谓佛陀既已成道,当转法轮,度脱有情,饶益一切。如转四谛法...又称真言行者。指受学密教真言之法,修行五相三密之瑜伽者。 p4204...【成实安住心】 p0666 显扬十八卷二页云:成实安住心,谓出世间修所生智。...(术语)极少之称。楞严经二曰: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万国土。...亦名:夺衣戒制意 戒本疏云·三十舍堕法:“(舍堕)第二十五,夺比丘衣戒。与衣规伴,已是邪源。后既不行,和取无...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佛教讲信解行证,如果没有信,其他的全部谈不上,解行都是谈不上的,一定要信。但是我们今天的时代,学佛人的信心很...我曾经在南山寺,见到过一个坐轮椅的人,他是因为车祸造成的残疾,大概50岁左右,据说已经坐了5年的轮椅。 现在我问...
不要玩火...
古人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我们很幸运得到人身,生在中国,听闻佛法。不幸的是,自己惭愧业...
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 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知道,佛陀说...问: 在无意识状态下死亡,是否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慧律法师答: 往生是要靠平常下功夫的。如果临命终能够有端相(...
【经文】 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①想。此想成已,见琉璃...
真心被埋没,真心给失落,真心被迷失,真心被六尘所覆盖,主要由于我们没有认知它、肯定它、珍惜它,其错误原因如下...
有染着
【法相辞典】
【有染着】 p0541
上篇:有欢喜 | 下篇:有怨对 |
(人名)玄素之法嗣。始驻锡于径山。唐代宗大历三年诏使至阙。召对叶旨。赐号国一。辞归本山。德宗贞元八年寂。寿七...
覆器
果报
外想
布施偈
痒和子
三境
佛有五事
真言行人
成实安住心
一毛端
夺比丘衣戒制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怎样保护学佛人的信心
等待我们明天的是什么

【佛学漫画】不要玩火

【推荐】念念不忘往生西方的大事

五蕴身心与如来清净法身有何异同
无意识下死亡能否往生

《观无量寿佛经》第二观:水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