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三轮清净偈,三轮是能施、所施及施物,清净是布施时不著三轮相。心地观经所说的布施偈是:“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今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1641~1728)清代僧。浙江仁和(杭州)人,俗姓沈。字伯亭,号灌顶,又名成法。九岁从学于杭州天竺山慈云寺明源,...亦名:结说戒堂是为迷教 资持记·释结界篇:“问:‘今时有结说戒堂者何耶?’答:‘此迷教也。结戒堂法,由未开别...祖,指禅宗之达磨祖师。佛篱,即佛门;祖室,即禅门。佛篱祖室,即泛指佛教、佛道、佛门。[猿蓑集幻住庵记] p275...(术语)欲界之苦患也。释门归敬仪中曰:此凡愚少厌欲苦。...感是感召,应是应现,意谓众生有感,佛就有应。...【眼等五识】 p0999 俱舍论一卷八页云:此中已说多种色处。有时眼识、缘一事生。谓于尔时、各别了别。有时眼识、缘...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净感所缘】 p1002 瑜伽二十七卷十七页云:云何净惑所缘?谓观下地粗性、上地静性。如欲界对初静虑,乃至无所有处...【意寂默】 p1208 集异门论六卷五页云:意寂默云何?答:无学心、名意寂默。...(经名)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佛在摩伽陀国逢暴风雨,说制伏为风雨害之恶龙之坛法神咒,终则大身檗噜荼王自座起,复...(名数)俱舍论说七贤七圣。...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古人讲,要往生必须感应道交。嘴巴念的佛号,是心在推动,我们当然是用心在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藕益大师讲,你要是...
诵楞严咒自动酬还冤家宿债 阿难。在在处处。国土众生。随有此咒。天龙欢喜。风雨顺时。五谷丰殷。兆庶安乐。 阿难,...
念经、拜忏、做水陆,何以不及念佛? 以念佛,人皆能念故。念经,则虽有百僧,念者难得有五十人。有不识字者不念,...我所在的城市,地下是一片煤海。太多的人拼死违规偷采。据说一个偷采高手是信佛的,他在佛前发下誓愿:让我多采一些...有一则故事:一个年轻人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考验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问: 弟子有一些疑惑,为何弟子越是拼命念佛,烦恼越重,脾气越大,究竟是为什么,是弟子不适合学净土法门吗?请慈...
挂单是指我国汉传佛教寺院中有一些已受过具足戒的比丘,为了悟道求法,常常遍行天下,游历各地寺院,求学于诸高僧大...
梦东禅师即莲宗第十二祖彻悟大师。大师早年参禅得悟,宗风远播,名扬四方。偶因诸多病缘,遂发心专志念佛求往生。神...
布施偈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布施 | 下篇:布施摄 |
【有剎那】 p0542 俱舍论十三卷二页云:得体无间灭,有此剎那法;名有剎那。如有杖人,名为有杖。诸有为法,才...
续法
说戒堂不须结
佛篱祖室
欲苦
感应
眼等五识
三法无差
净感所缘
意寂默
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
七圣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号只是工具,你的心决定你的去向

常诵此咒自动酬还冤家宿债

念经、拜忏、做水陆,何以不及念佛
不要带着某种功利的目的去信佛吧
割断欲望之绳
为何越念佛,烦恼脾气越大

佛教的「挂单」是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