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转覆之器,虽注水而水不入,以喻无惭无愧之人心既转覆,则道法不入也。智度论十五曰:“佛子罗云,其年幼稚未知慎口。人来问之:世尊在否?诡言不在。若不在时,诡言佛在。有人白佛。佛语罗云:于澡盘取水与吾洗足。说已,语言覆此澡盘。如敕即覆。佛曰:以水注之。注已。问曰水入中否?答曰:不入。佛语罗云:无惭愧人,以妄语覆心,道法不入,亦复如是。”释门归敬仪上曰:“覆器之喻,尘露于目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有诈】 p0537 瑜伽六十二卷一页云:云何有诈?谓怖他故;或复于彼,有所希故;虽有犯重;而不发露,亦不现行...(界名)修成二禅者,所生之天处也,为色界天之第二重,新译谓之二静虑。此中更别为三天,一少光天,二无量光天,三...【能见】 p0891 五事毗婆沙论上九页云:问:谁能见色?为眼根见,为眼识见,为与眼识相应慧见,为心心所和合见...【清净业】 p0959 瑜伽九巻九页云:谓此法异生、于圣教中正决定者、不犹预觉者、所有善业。...正信能澄清乱心,犹如摩尼珠能澄清浊水,故譬之为珠。成实论卷四(大三二·二六六上):“得信珠,则心池净。” p3...【过去黑暗身】 p1222 集异门论四卷十五页云:过去黑暗身者:云何过去,云何黑暗,云何身,而说过去黑暗身耶?答:...全一卷。明代云栖袾宏(1532~1615)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书前集收录诸祖法语节要三十九章、诸祖苦功节略二...(杂语)观音菩萨三十三身之应现也。...指受用身所居之土。亦称报土、报地。就佛之受用身所居土而言,系自受用法乐与他受用法乐之净土。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传说)涅槃经三十四曰:自有众生,非因父母而得生长,譬如孔雀闻雷震声而便得身,又如青雀饮雄雀泪而便得身,如命...【四种补特伽罗建立因缘】 p0468 瑜伽二十九卷二十页云:云何四种补特伽罗建立因缘?谓由四种差别因缘,建立八种补...(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有一个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佛法不是讲求普度众生吗,度我一程如何? 禅师...我们先来问一句话,如果现在有人从你的旁边走过去,你会不会抬头去看他?你的眼睛为什么不由自主地会随著他去呢?你...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最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问: 作为佛弟子,该如何看待婚外情? 大安法师答: 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问题,因为物欲横流,当事人甚至会认为...
坐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不断地放下,而不是不断地提起。当然彻底地放下,也是彻底地提起。通常我...
【原文】 佛法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克论其要,唯戒定慧三法而已。然此三法,互摄互融,不容独立。而初心入道,...
刘遗民(352410),名程之,字仲思,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年少丧父,事奉母亲极为孝顺。擅长老子、庄子的学说,不...
虑宜远,思宜近。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要有一个远大的计划、远大的目标,但是我们在思、在考虑的时候,要切合实际,...
覆器
【佛学大辞典】
上篇:覆墓 | 下篇:覆讲 |
(术语)尘为尘境,即三界之诸法。谓万法唯为阿赖耶识所作,识外无尘境也。真谛译摄论五所谓实无有尘,唯有识体显现...
有诈
二禅天
能见
清净业
信珠
过去黑暗身
禅关策进
大悲四八之应
受用土
孔雀闻雷妊
四种补特伽罗建立因缘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自伞自度
我们甘心做一只追石头的狗吗
顺治皇帝出家偈
佛弟子如何看待婚外情

坐禅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他依止慧远大师修行,一生三次见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