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二卷十页云:复次无我论师,略有三种正所作事。何等为三?谓于苦集谛所摄行自相、共相,应正显了,安立无我。当知此中,显各各别众多性故;显了自相。开示生灭相似性故;显了共相。是名第一正所作事。复于无我唯有因行,如其所有杂染清净,如实显了。当知此中,于三种受、缘生三种烦恼随眠,未能永断。于其见道我见随眠,未能除遣。于其修道我慢随眠,未能除遣。于见慢品能起无明,亦未永断。未能生起彼对治明。是故不能作苦边际。如是名为显示杂染。与此相违,当知即是显示清净。是名第二正所作事。复于诸行断增益我萨迦耶见,依能取实无我正见,如清净相,应实显了。此无我见,在异生位,能正摄受圣谛现观。又能证得诸圣慧眼。在有学位,能得上位尽无生智。在无学位,能令一切学与无学见修所断所有烦恼,无余永断。是故当知此无我见,能令清净,故应显了。是名第三正所作事。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指行者修禅定时,令心不散乱而住于一境者,共有九种心,即:(一)安住心,即能将心安住于某对象。(二)摄住心,即当心...(物名)以黄纸作幡,悬之于死者之冢塔,则大有功德云。释门正统四曰:释氏类苑云:或荐亡黄幡者。灌顶经云:若四辈...真实之异熟果。为唯识宗所说第八识总报之果体。又称异熟。若对真异熟而言前六识别报之果,则称异熟生。唯识论枢要卷...(术语)如娑婆世界,于一界中感鬼畜人天胎卵湿化等种种杂多苦果之业因也。是非就一人言之,就受生于同一界之各人而...(术语)一切事物尽备法则,故总名为法。一法者,犹言一事一物也,三藏法数四曰:法即规则之义。华严经十三曰:惟以...又作签、栉。即为卜测吉凶祸福或裁决某事,于竹、木、纸片上记下文字或记号,或捻纸成丸状,拈取其一,以凭取决之。...(术语)Pratimokṣa,又作婆罗提木叉,钵喇底木叉。戒律三名之一。译曰别解脱,又曰处处解脱。七众所受之戒律,各...【无常有三】 p1064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二页云:无常三者:一、无性无常。性常无故。二、起尽无常。有生灭故。三、垢...(一)梵语 caturtha-āvarana。又作四惑障、四人有障。根据究竟一乘宝性论之梵文,四种障碍之梵语为 dharma-pratigh...【空性异门】 p0789 辩中边论上卷六页云:所知空性异门云何?颂曰:略说空异门,谓真如、实际、无相、胜义性、...为“自作供养”之对称。为十种供养之一。即经由教化、募化、劝说,而令他人供养佛、塔、寺等,其功德与“自作供养”...(印光大师校印本)...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一、吉凶祸福的根源心念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们的心地中就留下印象(种子)。所以...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今天我们讲《西方合论》的修持门中的净忏门。忏悔,在经典里面讲忏悔的功德,前一念,...住在观音殿的旁边,能够跟观世音菩萨成为邻居,是一种难得的缘份。 每天都有很多次经过观世音菩萨面前,有时会进行...问: 弟子初中时和同学玩过碟仙,但一直有后怕,曾因此一度失眠,至今无法消除恐惧。现在接触佛教已经五年,但没皈...
每天事务的杂乱有时令人心烦,常会想下一步怎么办?一切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光阴的流逝,都会成为过去,这就是最好...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际,他拉住了半山腰处一根横出的树干,人吊在半空,但崖壁光秃且高,爬不回去,...在《无量寿经》里面,佛早已对这种问题有个答案。在这个世间有种种的善事,那么在一切善事当中,我们要选择一个最好...问: 打佛七,克期取证是否是最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的方法? 大安法师答: 打佛七也是依众靠众,一段时间放下身心...
无我论师有三种正所作事
【法相辞典】
【无我论师有三种正所作事】 p1098
上篇:无记及无漏业不感异熟 | 下篇:顺次道理及逆次第 |
(术语)沈于生死冥于无明也。楞严经四曰:引诸沉冥,出于苦海。...
九住心
黄幡
真异熟
杂业
一法
阄
波罗提木叉
无常有三
四障
空性异门
他作供养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吉凶祸福的根源揭秘

除种种重障,必先行忏悔
自在观音
曾玩过碟仙,心仍有余悸该如何对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