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作供养”之对称。为十种供养之一。即经由教化、募化、劝说,而令他人供养佛、塔、寺等,其功德与“自作供养”相同。自作供养,即未经他人募化、劝说,而自行供养佛、塔、寺等。大乘义章卷十四(大四四·七四二中):“他作供养,有小财物,不依懈怠,教化施作。” p154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无余涅槃定不定姓所证有别】 p1099 佛地经论五卷二页云:决定种姓声闻独觉、住无学位,乐寂灭故;发业润生诸烦恼...谓现在之法,灭其作用,于过去中谢去。于佛教谛理中,世间既无常恒不变之有为法,故知此等有为法必皆随每一刹那之消...(杂语)讥下垂衣之一角者。毗奈耶十曰:着泥洹僧不得如像鼻,如像鼻者不应戒行。注曰:其一角当前下垂。凡着袈裟之...凡三卷。又作芝园遗编。北宋僧元照撰,道询编集。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内容包括卷上之戒体章、持犯体章、大小乘论...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舍堕第十八畜钱宝戒)夫出家为道,世财非意。俗士高节,顾若遗尘;况复情存出要,义乖常习...(术语)言信弥陀而念佛者,于现世具足无上之功德也。现世十种益之一。...指因缘、增上缘、等无间缘三依。为法相宗之教义。又作三种所依。系心、心所生起作用时,所依靠之三种缘,相当于四缘...(杂语)数之多者譬如尘。...【三解脱门】 p0195 瑜伽二十八卷三页云:复有三解脱门。一、空解脱门。二、无愿解脱门。三、无相解脱门。云何建立...(术语)悔改恶事也。涅槃经十六曰:是一阐提,若受苦时,或生一念改悔之心,我即当为说种种法。止观七之上曰:既知...于禅林中,指教导学人之态度亲切,殷殷叮咛者,其中寓有慈悲之意。又作婆子。一般以黄檗希运、大愚守芝等二师之教法...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在说法会上,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向舍利弗说道:我曾经见过文殊师利童子的度众教法。那时,佛在毗舍离庵罗树林,与大比...问: 请问什么是属于贩卖佛法,弟子做有关的工艺品,不会做佛像的。佛弟子应该怎样做生意才合适,应该怎样积累福德...诸位法师、诸位居士: 佛法讲因果,其实说来,应该是因缘果报,还要注意时间这一因素。只要因缘、时间相聚会,则果...
一封信也叫他退学,两封信也叫他退学。 因为家祖父是中医师,爸爸小时候都要帮忙炮制中药,手要帮忙切中药、脚要踩...净土法门的纲领,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十六个字: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这是清代彻悟禅师提...
佛不着履,有三因缘: 一者,使行者少欲。 二者,现足下轮。 三者,令人见之欢喜。 佛行足,去地四寸,有三因缘: ...
原文: 若正修净业时,倘达摩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汝但舍置念佛,吾即以此禅授汝。...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 这是拨正一种观点,而且在省庵大师那个时代还是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所以就叫都言...
他作供养
【佛光大辞典】
上篇:他有自无体 | 下篇:他利利他 |
【第一无明与其能引所引缘起作等起缘】 p0970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三页云:复言世尊!云何名为第一无明与其能引所引...
无余涅槃定不定姓所证有别
落谢
象鼻
芝苑遗编
畜钱宝戒制意
至德具足益
三所依
尘数
三解脱门
改悔
老婆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文殊菩萨善巧度化外道
什么是贩卖佛法
妙莲老和尚《因缘果报》

你连这都不能做,还能做什么
昌臻法师《净土法门的十六字纲领》

为什么佛菩萨都不穿鞋

有这样的信心,才算得上深信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