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三页云:复言世尊!云何名为第一无明与其能引所引缘起作等起缘?世尊告曰:谓有一类、愚于当来后有自体,即便发起后有希求。由愚所生后有希求,便于后有,见胜功德。若于现法执着可爱不可爱境,邪分别故;造非福行。彼于资具、生贪瞋故;或于怨憎、生瞋恚故;及彼相应不能决了功德过患放逸愚故;造斯恶行。即于后世所有过失、不能思惟不能解了行相无明、能作如是非福行缘。若于后有见胜功德,或见出离、便造福行、或不动行。彼依教法、或依诲法、发起思择、及修习故;能造斯行。应知如是思择修习、虽在善心;然不如理作意思惟,故是后有愚痴所引。谓于后有见胜功德,痴覆藏故;及见出离、痴覆藏故。如是非福福不动行、障碍对治;与六识身、俱生俱灭;能于现在已得生灭异熟识中,安置诸行三种习气。由此方便,摄受后有新生种子。摄受后有新种子故;于当生中所起后有所摄名色六处触受、次第而生。此名色等、于现已得异熟识中,但起因性;未有果性。是故但名所引缘起。如是名为第一无明、与其能引所引缘起作等起缘。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人名)Gitamitra,沙门名。译曰歌友。开元释教录三曰:沙门祇多蜜,或云祇密多,晋云歌友。西域人,识性通敏,聪...【风大】 为地、水、火、风四大种之一,即是能造一切色法的四种元素之一,以轻动为性。《大乘广五蕴论》载:‘云何...又作五转成身、五法成身。密教观行之一。指行者在现实身作观,而完成本尊之佛行。此观法与三密观同为金刚法重要之观...谓听闻佛法之时,生起信仰、欢喜之一念。或谓一心尊仰佛陀而皈依之。[法华经法师品] p51...筌,又作荃。指既钓得鱼,便忘其鱼具。比喻既已成功即忘其凭借;或已达成目的,即舍弃工具方法。庄子外物篇:“荃者...(名数)一、布施方便。无悭吝,喜舍身命财,不求恩报。二、持戒方便。持禁戒。行头陀,不轻他,无染着。三、忍辱方...【他所损害所作变异】 p0488 瑜伽三十四卷五页云:云何寻思内事他所损害所作变异无常之性?谓由观见或自或他,他所...(术语)又作立义。于论场就出自探题之论题而立义也。字汇云,竖者立也,俗作竖非。西域记五曰:众咸默然无竖议者。...全一卷。唐代僧窥基撰。略称西方要决。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旨在劝众往生,内容系阐释往生西方之诸疑难。凡十...日本佛教用语。指日本边远无寺亦无僧之地,代僧行佛事之俗人。 p1383...(1634~1700)清初律僧。为律宗千华派第三祖。休宁(安徽)人,俗姓林。字定庵。早岁信佛,不近酒肉,尝闻老僧读金...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
有种人一生在世,昼夜奔忙,痴想丰衣足食,贪图歌台舞榭,唯愿子孙发富发贵,万世的荣华,到了一气不来,做了一个死...读诵佛经,一定得至诚恭敬,如是方可消业障、开智慧。如果漫不经心,甚或污手翘腿等不敬,不唯难获利益,而其亵慢之...一个人如果真的想要求得福寿,一定要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广。然而若想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广,所有的世间善事中,没有比放...
一、灵隐寺 去过杭州的人都知道,杭州有座灵隐寺,是古今闻名的名刹之一,家喻户晓的济公和尚就出在这里,你知道此...
大乘佛法,为超脱世间而又适应世间的。则其宗要:在先有超脱世间的大觉悟,而后以护念众生的大慈悲、施其适应世间的...
我们讲道,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 一、世间之道 (一)、世间之道最有代表的就是孔孟之道。 我们今天研读...
尝读十六观经云。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噫...医院收进一位女病人,四十来岁的样子,农村人,蛛网膜下腔出血,医生在全力抢救的同时,不停地催促她的丈夫到收费处...
第一无明与其能引所引缘起作等起缘
【法相辞典】
【第一无明与其能引所引缘起作等起缘】 p0970
上篇: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 | 下篇:舍 |
【诸衣服等资具所依】 p1356 瑜伽十九卷十一页云:若依顺道或麁或妙、随所获得衣服、饮食、病缘、医药、资身众具,...
祇多蜜
风大
五相成身观
一念随喜
得鱼忘筌
十种方便
他所损害所作变异
竖义
西方要决释疑通规
毛坊主
德基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无钱的为衣食忙,有钱的贪婪色欲不得出离
大安法师:如何读诵佛经
放生功德无量无边

中国十大名寺佛教文化

大乘佛法的之宗要

世间之道不能了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