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经论五卷二页云:决定种姓声闻独觉、住无学位,乐寂灭故;发业润生诸烦恼障永灭除故;先业烦恼所感身心任运灭已,更不受生。无所依故。一切有漏无漏有为诸行种子、皆随断灭。唯有转依无戏论相离垢真如清净法界解脱身在。名无余依般涅槃界。常住安乐,究竟寂灭;不堕众数;不可思议;同诸如来。但无有为无漏功德所庄严故;无有更起利益安乐有情事故;不同如来。不定种姓声闻独觉,住无学位,虽无烦恼;乐菩提故;由定愿力,留身相续,修大乘行。乃至获得金刚喻定,一切障灭,证佛三身。虽有有为无漏功德;而无有漏身心在故;证无余依大涅槃界。依、谓三界有漏身心。若诸菩萨、断二障碍,得佛果时;即得说名证无余依大涅槃界,是故二乘、先入有余依涅槃界,后入无余依涅槃界。菩萨初证如来地时,顿证二种大涅槃界。一切有漏身心尽故;名无余依。犹有变化似有漏相身心在故;名有余依。悲智无断所证得故。亦名无住大涅槃界。涅槃即是真如体上障永灭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语 ?īla,巴利语 sīla。音译尸罗。意指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为三学之一,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九种智】 p0090 瑜伽八十六卷二页云:复次有九种智,能于诸行,遍知超越。谓诸行流转智,诸行还灭智,杂染因缘智...(名数)五种之悭吝也。一、住处悭,我独住此处,不容余人。二、家悭,我独入此家,不容余人。三、施悭,我独受此布...即加持于饮食之印契,乃施饿鬼等所用之法。据不空所译施诸饿鬼饮食及水仪轨载,以此印加持,口诵七遍“无量威德自在...(人名)Candraprabha,国王名。译曰月光。西域记三曰:如来昔修菩萨行,为大国主,号战达罗钵剌婆,唐言月光。志求...亦名:覆疮衣过量戒制意 行宗记释云:“制意、犯缘,并同上(过量尼师坛戒)。”(戒疏记卷一五·八六·一六)(请...(术语)Adbhuta-dhama,又作阿浮陀达磨。译未曾有希法。说佛菩萨神变希有事迹之经名。十二部经之一。...呈岩石状之佛菩萨像台座,象征安住不动之意。俗称磐石座。为密教菩萨部、明王部、天等部等特定诸尊之台座。如将马头...(术语)谓古人所示之语句也。是为参禅者之法则,故名则。...不肯向人说法,或是不舍得把东西给人的人,后世将得七种的恶报,即:生盲报、愚痴报、生恶众报、胎夭报、物恐报、善...亦名:四科 子题:戒法、戒体、戒行、戒相 行事钞·标宗显德篇:“戒相多途,非唯一轶。心有分限,取之不同。若任境...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问: 每天茶饭不思就是不开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每个人烦恼又为何都不一样?可以通过禅修的方式来解决每天的...清朝有一位东瓜和尚,名没有传下来,不知什么名字,喜欢吃东瓜,人们就称他东瓜和尚。 他是杭州人,在华严庵出家,...
我们讲到五蕴的主人,藕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他曾经对我们修行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我们要先知道一个事情,流转...福报,是佛家用语。福报是果,因在于修。福报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修得来的。 南怀瑾大师在十一岁上遭遇了一件奇特...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字就把人忙死了。衣服遮身避寒暑,饮食少了就饥渴,若无房子住...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倘汝心不至诚,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则汝之心全体...六字洪名人人能念,个个可念,方法极简易,而念佛原理却深邃浩博,乃佛果觉境界,极平常极玄妙,超出众生的思量,兹...
史略 密宗又称真言宗。以大日如来所说的《大日经》为一切如来秘密之教。大日如来所说此教后,上首之金刚萨埵,以所...
无余涅槃定不定姓所证有别
【法相辞典】
【无余涅槃定不定姓所证有别】 p1099
上篇:无常苦与空无我二句分别 | 下篇:无懮王役使百灵建八万四千窣堵波 |
天台宗二十五方便五科之第三。即摒弃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盖。盖,即盖覆之意,为烦恼之别名。此五种烦恼...
戒
九种智
五悭
加持饮食印
战达罗钵喇婆
过量覆疮衣戒制意
阿浮达磨
岩座
古则
悭法七报
宗体四科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
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

三界中到底是谁在流转
福报要省着点用(南怀瑾老师的故事)

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样,光为这三个字忙
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
念佛原理略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