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六卷二页云:复次有九种智,能于诸行,遍知超越。谓诸行流转智,诸行还灭智,杂染因缘智,清净因缘智,清净智,及苦智,集智,灭智,道智。此中诸行流转智者:略由三种因缘集故,一切行集;所有正智。谓憙集故,触集故,名色集故,随其所应,若色集,若受等集,若识集。即此三种因缘灭故;三种行灭。是故诸行还灭智,杂染因缘智,清净因缘智,及清净智者:谓于爱味过患出离,如前应知。四圣谛中,苦等四智,如前分别圣谛道理,应知其相。于异生位,修前五智,圣速证后四圣谛智。由证彼故;能于诸行,如实了知。又若于前诸智有阙;必定不能以谛道理,遍知诸行。要当证得,方能遍知。若于谛理遍知行智,有所阙者;必定不能于上修道,以对治力,断诸烦恼,超一切行。与此相违,乃能超越。是故说言:有九种智,能于诸行,遍知超越。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世界坏劫之相。末世众生,尤宜详知。兹述坏劫之相,所谓三灾。三灾者,劫末起三种之灾害也。有小大二种: 一、...(术语)三无为之一。灭者灭尽有为法也,灭尽了,毕竟不生,曰无为。此灭有二种,以智慧之简择力断灭烦恼,不令再生...【无尽最胜】 p1067 辩中边论下卷三页云:无尽最胜者: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无穷尽故。...禅林用语。又作庄佃、庄客。指于寺院从事耕作之农夫。[敕修百丈清规卷下两序章列职杂务之庄主条] p2309...【热恼】 p1339 瑜伽八十九卷七页云:染污惊惶,故名热恼。...(物名)以黄纸作幡,悬之于死者之冢塔,则大有功德云。释门正统四曰:释氏类苑云:或荐亡黄幡者。灌顶经云:若四辈...云何正语?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除趣邪命语四恶行。于余语恶行所得无漏。...(术语)一切事物尽备法则,故总名为法。一法者,犹言一事一物也,三藏法数四曰:法即规则之义。华严经十三曰:惟以...子题:澡罐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僧祇云,受戒已,要畜漉水袋,应法澡罐等,如随相中。”资持记释云:“应法澡罐...(术语)佛之说法,随于众生之乐欲,随于众生之机宜,随于对治众生之所迷,随于第一义也。即四悉檀也。摩诃止观一之...(菩萨)金刚界之四摄菩萨也。表大日如来摄取之大悲者。钩者召众生,索者缚众,锁者结众生,铃者欢众也。...佛说弥勒下生经...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棒喝令开悟 从书中记载,我们可以想见马祖一定是身体伟岸,精力充沛,据说他是牛步虎视,舌头长得可以舐到鼻尖。虽...
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毕此生平后,入彼涅槃城。 善导大师好像就...
一、吉凶祸福的根源心念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们的心地中就留下印象(种子)。所以...住在观音殿的旁边,能够跟观世音菩萨成为邻居,是一种难得的缘份。 每天都有很多次经过观世音菩萨面前,有时会进行...
如果业障不消除,你一事无成。有的人说带业往生;有的人说业不能带,带着业生不到极乐世界。 为了这个问题,在台湾...问: 弟子初中时和同学玩过碟仙,但一直有后怕,曾因此一度失眠,至今无法消除恐惧。现在接触佛教已经五年,但没皈...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因经中宣讲法义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华经》也誉为经...仙人山中,微风徐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香味。在树下静坐的阿难尊者,思惟佛陀说过的道理:世界上所有的香味,都...
九种智
【法相辞典】
【九种智】 p0090
上篇:九结 | 下篇:九种慢 |
(人名)梵名Ghoṣira,又作具史罗,瞿私罗,劬史罗。巴利语曰瞿私多Ghosita,译言美音或妙音声。中印度憍赏弥国之...
三灾
非择灭无为
无尽最胜
地客
热恼
黄幡
正语
一法
应法澡罐
四随
钩索锁铃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大宝积经

马祖道一的棒喝脚踢

为了念佛求生而示现在世间上的祖师们

吉凶祸福的根源揭秘
自在观音

能否「带业往生」,该怎样「带」
曾玩过碟仙,心仍有余悸该如何对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