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名)Ratnaśikhin,佛名。译曰宝顶。又宝顶经中作罽那者误。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内缘起与外缘起】 缘起,是佛陀以有情生死流转的立场所证悟的真理,《杂阿含二九八经》称:‘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又名四佛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凡圣同居土是凡夫与为了化度众生而现身说法的圣人共...【不相应法】 p0323 品类足论六卷十二页云:不相应法云何?谓色、无为、心不相应行。...(1879~1938)江西澎泽人。名业笏。民国二年(1913),因阅印光大师文钞而皈依佛教,专心净土,于二十五年求其亲授...(杂语)大慧书曰:以思量计较为窟宅。...梵语 vyatireka。因明用语。“合作法”之对称。又作离、遮遣。即于因明论式中,就异喻所为离异简滥之作法。其规则为...禅林用语。提单刀而直入敌阵之意。指禅林师家指导学人,不用智谋策略,舍除一切缓冲之言语,而直接论及问题之核心,...【四相安立佛地】 p0457 佛地经论三卷一页云:略由四相安立佛地。一、由数故。二、由摄故。三、由名故。四、由决择...梵语 jarā。为小乘有部所说心不相应行法之一,四相之一。指事物之变异衰败。[俱舍论卷五](参阅“四相”1732) ...(术语)Saṁgha,又作僧佉,僧加,僧企耶。译曰众和会。常略曰僧。比丘之众多和合者。木槵子经曰:至心称南无佛陀...【于身观灭法住】 p0749 瑜伽七十卷七页云:云何于身观灭法住?谓观此身,于当来世,是死灭法。...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十小咒...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
生命的真相是无尽的轮回 人们在世间奋斗几十年,虽能拥有家庭、事业、地位、财富,一旦死亡降临,一丝一毫都无法带...
从唯识的角度来观察人生,我们知道唯识的整个生命的因缘,是建立在阿赖耶识的缘起。唯识认为说阿赖耶识它蕴藏着很强...
中国大陆净土宗的传承是专一持名,不必再带观想。我们要有自信心,不要以为观想好像更高级,我持名好像更低一点;持...
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佛说无量寿经》 定位生命的价值是一桩非常严肃而重大的事情,...
老子说过少则得,多则惑的名言。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末民初的时期,有一山西商人,生意做得很大,财产很多,可是这人...南来北往走西东。看得浮生总是空。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杳杳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来来往往有何功。 田也空。...
出家人有这样一句话,叫久住有缘,久坐有禅,说一个人在一个寺院住久了,自然就跟这个寺院有了缘;打坐久了,都有禅...
南传《法句经》说: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在佛教里面,爱这个词有特殊的定义。唯识法...
剌那尸弃
【佛学大辞典】
上篇:敕愿 | 下篇:剌那那伽罗 |
华译为教授、轨范师、悦众等,即矫正弟子们行为的比丘。四分律说有五种的阿阇梨,即出家、受戒、教授、受经、依止等...
内缘起与外缘起
四土
不相应法
许止净
窟宅
离作法
单刀直入
四相安立佛地
异
僧伽
于身观灭法住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唯有佛法能超越生死

如何做好临命终时的准备

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

【推荐】难道您还没有玩够吗

「有了富贵,失去欢乐」的故事
志公禅师劝世歌

祖师禅的手眼
